绵竹职中机械组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班级: 10 秋 3
教师:李 老师
2011 年 2 月
第 1-2 学时
课题名称 :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概述
教学目标 :
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 熟悉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和标准化及技术测量的含义,和在生产
中的重要作用。
懂得加工误差在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 零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的误
差是正常的,只要在正常公差之内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认识互换性与标准化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 熟悉各新概念的含义及其分类。
了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含义及其作用。
解技术标准的分类及技术测量的作用。
难点分析 : 培养学生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开场白
教师自我介绍,办公地点,上课纪律及作业要求。
讲授新课
㈠ . 课程简介: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实用课程,总课时约为
50 学时,其中上课与练习实训约各占对半,说明实践及知识运用在该课程的重
要地位。学习该课程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能够准确地对机械零件进行技术测量, 判断零件是否满足技术图纸的要求, 决定
零件是合格产品还是废品。 学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 考核时实践测量能力占有一
定的比重,希望同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该课程包含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 轮廓粗糙度及技术测量和实训等四个方面内的内容。
㈡ . 相关术语:
加工误差:零件的实际尺寸和理论上觉得准确尺寸之差称为加工误差;
在生产中由于设备的精度, 刀具的磨损, 测量的误差等等因素都要影响产品
的精度, 所以加工的误差是很正常的, 是不可避免的。 按误差的种类可分为四种: ⑴尺寸误差、⑵形状误差、⑶位置误差、⑷表面轮廓误差。
以生产直径60mm长度为100mm勺圆形工件为例,如果要求生产10件产品, 可以发现这10个工件中外圆直径正好等于 60mmi勺工件不多,也许1个或2〜3
个, 大部分都不可能准确地正好等于 60mm, 或许多 , 甚至 , 也
有可能比60mm」、 , ; 如果机床的主轴精度差,存在一定的径向跳动,则在100mmfe度上,其左端的外 圆或许正好是个圆, 右端面受径向跳动的影响, 可能就不是一个圆, 存在着微小 的误差,这个误差为形状误差;工件的轴线与端面理论上要求应当是 90°的垂
直, 但由于机床中拖板与床身导轨之间不可能是绝对的垂直, 因此加工后的工件 端面与轴线必然产生了垂直度的误差, 此为位置误差; 表面轮廓误差指加工后的 零件表面的轮廓粗糙度与理想数值的误差。
四种误差是从四个方面来检测的,但加工中刀具与工件是一次加工而成的,
并不是从四个方面分别加工出四种误差。
公差:规定允许零件误差变动的范围值,公差用来限制误差;
如上述工件允许 60 外圆的最大尺寸为 , 最小的为 , 则公差值为
- =,即最大的实际尺寸与最小实际尺寸之差称为公
差。在公差范围内的产品都属于合格产品,公差值小,其零件的精度高,加工时
间长,制造成本高;公差值大,零件的精度低,其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所以
应当在满足零件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精度, 选择较大的公差值。 依照
上述的四种加工误差,公差也分为相应的四种。
互换性
相互运动的表面, 必定存在着摩擦磨损,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必然需要更换易
损件,如轴承、活塞环、刹车片等等。只要采用相同规格的零件更换已经失效的
零件,机器设备就能恢复原有的工作精度,称这些零件之间具有互换性,如用
6208轴承去替换失效的轴承,机器就能重新正常的工作,说明 6208 轴承之间能
够互换, 不仅其外径内径和厚度的基本尺寸一样, 而且公差值也控制在允许的范
围内。
互换性在机器制造生产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保证了机械设备能正
常的运转,减少维护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大批量的
生产, 也是标准化生产的基础。 所以说互换性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则。 反过来
想想, 如果机械零件没有互换性, 许多机器将因为其中某个零件的失效, 而不能
得到及时的维护导致不能正常工作,那是一个多么大的损失!
. 标准化:是指以制订、发布标准和贯彻执行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
公差电子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