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鹤东毕业论文初稿修改意见06040012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学 院:职业技术学院
专 业:动物科学
姓 名:蔺鹤东
学 号:10201210
指导教师:赵宇飞
论文提交日期:二Ο一四年六月
浅谈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摘要:仔猪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哺乳期较难饲养,如管理不善极易死亡。本文阐述了仔猪初生期、开食补料期的管理要点及疾病防疫策略.
关键词:仔猪 哺乳 饲养 管理 仔猪下痢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哺乳期在各个养猪场长短不同,一般为21~35天。哺乳仔猪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抵抗力最弱的时期。
生长发育规律
哺乳仔猪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猪出生后,其生长强度高于其他家畜。猪的初生重轻,不足成年体重的 1%,— 6倍,2月龄时仔猪的体重可达到初生体重的 10 —13倍。
机体调节
哺乳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大脑皮层发育不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再加之仔猪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相对体表面积大,散热多。因此,仔猪特别怕冷,,如不及时吃到初乳则很难成活。
1。3 消化机能
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器官虽然已经形成,,仔猪出生时仅有4~8克,能容纳乳汁25~50克,20日龄时胃重达到30克,容积扩大2~3倍,,4周龄时重量为出生时的10。17倍.消化器官这种快速的生长保持到7~8月龄,之后开始降低,一直到13~15月龄才接近成年水平。
1.4免疫力
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仔猪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是因为免疫抗体是一种大份子Υ—球蛋白,胚胎期由于母体血管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6~7层组织隔开,,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直到30~35日龄前数量还很少。因此,3周龄以内是免疫球蛋白青黄不接的阶段,此时胃液内又缺乏游离盐酸,对随饲料、饮水等进入胃内的病原微生物没有消灭和抑制作用,因而仔猪容易患消化道疾病。
初生期的饲养管理
针对初生仔猪反应不灵敏、抵抗力差、免疫力弱、抗寒能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极易受伤害等特点,不断加强仔猪初生期的饲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1接生
了解产房舍内温度,防止初生仔猪受冻下痢无人照看,做到产房内设有保温箱,箱内有保温板(挂保温灯),在母猪产仔前使保温箱内温度保持在32℃——30℃。仔猪的最适温度为:生后1-7日龄为32℃--30℃,8-—14日龄为30℃—-28℃,15-—21日龄为28℃——26℃,22—-28日龄为26℃-—24℃,28 -—35日龄为24℃—-22℃.
仔猪出生后,需要立即用干毛巾擦去口腔、鼻腔中以及身上的粘液,;但心脏仍有跳动,这叫“假死”.急救办法:A、人工呼吸,也就是将仔猪四脚朝上,我们用一只手托着仔猪肩部,另一只手托着殿部,然后一屈一伸反复进行,、用一只手提着仔猪的后肢脚朝上、头朝下,用另一只手拍打肋骨部位,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
仔猪擦干净以后必须立即进行超前猪瘟免疫注射,然后放入保温箱内(如果遇到仔猪黄、白痢严重的季节,注射猪瘟疫苗后1—1。5小时可再注射菌特灵,随后放出来吮吸初乳)全部产完后放出来吮吸初乳,将弱小仔猪放在前面乳头,强大仔猪放在后面乳头,这是提高仔猪整齐度的关键一环。因为前面乳头泌乳力高,后面的乳头泌乳力低,若仔猪前后产出时间间隔过长,就应该分批安排吮吸初乳,仔猪出生后1.5小时内必须吃到初乳,否则会造成弱仔。
2。2 断脐
先将脐带内的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距离腹部4cm处把脐带用手指掐断,断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手指捏住断头,直到不出血为止。
2。3剪犬齿
仔猪出生后,在吃初乳前将仔的八颗犬齿全部剪短,这有利于:A、、防止仔猪吃初乳时咬伤母猪乳房,从而导致母猪乳房发生乳房炎。使用消毒过的(或烧过)的平口钳剪(或大指甲剪),将犬齿剪短二分之一,注意:剪犬齿的指甲剪每天都要消毒,防止细菌从牙齿剪处感染。
断尾
仔猪出生后,在吃初乳前或3天内将仔猪的断尾,
蔺鹤东毕业论文初稿修改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