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影响: 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
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班级组织: 是一个有一定人数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
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3、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
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4、教师职业形象: 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
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它既是社会对教师职业及其日常行为的一种总体性评价与概括性认识,
也是驾驶群体内部或个体自身对其职业所持有的价值认识与情感认同。
5、 观察: 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 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
6、课程目标: 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
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
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7、个案研究: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的研究方法。
8、校本课程: 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
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
9、课程: 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
、 个体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 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 它是个体
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
、 学业评价: 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 运用
恰当的、 有效的工具盒途径, 系统的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
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 人的发展: 是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的起点状态到生命的终点的全部人生中, 在与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身心两个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教育制度: 是指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包括相互联系的
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 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攒在和
运行的一整套原则)
、 操行计量评定法: 是指使用以百分位满分或实行百分制计分法, 评价者根据一定的积分
标准和规则,依据学生的品行表现予以加分或减分,以对学生的品德做出评价的方法。
、 体育: 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 增强他们的体质, 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
运动能力的教育。
、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 它规定着
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制受到社会生产
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人口发展状况及其青少年心理特征
等的制约。
、隐性课程: (也成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是学
生在显性课程以外所获

教育学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1-07-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