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芦镇叶滩小学教学设计
年级
四年级
科目
语文
时间
备课人
刘耀蓉
课题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新词,注意“吟”和“怜”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把诗句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再用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难点
教具应用
白居易的相关资料,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个人修改意见或建议
第一课时
一 介绍诗人,导入新课
。无论边塞诗、山水诗,还是律诗、绝句,他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鸟鸣涧》。
二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画问号。
。
(1)出示生字:鸣、桂。
指名读生字,其他同学帮助正音。
(2)出示古诗《鸟鸣涧》。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自悟诗意。
①学生自读。
②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③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④老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体会诗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声都已闲寂了,细碎的桂花轻轻地落着,夜静得好像整个山全是空空的。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亮从东边的山头出来,惊醒了山林中的鸟儿,不时发出一声声的鸣叫回荡在春日的山涧中。
?
(桂花、月亮、鸟)
,你体会到了什么?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幅画中,春日山中之夜显得很寂静,月亮非常亮,使得山林中酣睡的鸟儿醒来后,误以为是天亮了。 )
,读出静与动的对比。
,感悟诗情。
(1)老师范读,学生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力求读出感情。
老师引导学生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指名朗读,大家评价。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让它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背诵,同桌互背,配乐背诵。
三 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涧、桂”。
《鸟鸣涧》。
四 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
学生大声朗诵,小组合作理解,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背第一句“离离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学生接着背诵。)
你们知
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