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
实践
收获
真正感受农村的气息,深知现在农民的不容易,从教育的角度来探
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症结,农村教育的现状。同时结合自己的专业,在调查中用到了很多自己在课堂中的东西,真正学以致用,更加强化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摘要】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关键和根本,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在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支出越来越来越大,我们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任何事务都有他的两面性,我们国家的农村教育却令人担忧,这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深知其中的利害。也许从起点开始我们就被那些城市的学子甩到到了后面。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山西太行山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以给我们一些反思,我们的国家是否能给我们农村教育更好的关注!
【正文】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现在由我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下我们上武村的农村教育情况。
我们村只有小学,5个年级,有一年级到五年级,也算是小学教育吧。老师3个,刘老师教的是幼儿班,王老师教的是一、二、三年级,赵老师教的是四、五年级,大家也许会惊讶,一个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神通,一个人咋样兼顾这么多的班级,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现在由于计划生育,村里面的小孩是越来越少,每个班级都是7、8个人,最多的10人左右,也就这么凑合的上课啦。如果县教育部不会为了一个村这么几个人提供足额的教师,同时村里面的条件也不允许再多的老师来这里,很多学校都是危房,但是限于村里面的经济状况,修缮又是一大笔开销,支付不起,索性就不修拉。
现在随便到学校校园里面转转,你就会发现校舍的沧旧,操场到处杂草丛生,学校仅有的几台破旧电脑因为没钱联网,也已废弃很长时间,教育设施的落后可见一斑。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在乡下教书福利住房工资都没有很好的保障,很多老师都不愿下农村进行任教,所以民办教师就加入了农村学校的课堂,但是我们仔细想一下,民办教师大部分都是高中毕业,素质相对于那些城市里面的学校要差一大截,也就导致了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这些也都是很无奈的事。例如,我们上武村教幼儿班的刘老师就是村里面的民办教师,一个月仅有的几百块钱。试想下城市的同龄孩子早已开始报什么兴趣班,特长班,然后再加上合理的教育,而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别说什么额外的兴趣和特长方面的教育,就是最基本的幼儿教育都保证不了,你说我们这些农村学子拿什么来和城市的学子来进公平的竞争,所以,我们农村教育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真的希望这些农村学子也能像那些城市里的同龄孩子一样,接受正规的合格的教育。
也许都加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村里面的教育设施和教育资源都不好,那为什么不去那些好的镇里面的学校或县里面的,不瞒大家说,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只要是务农和外出打工,哪有有更多的钱去外面读书啊,现在虽然现在是义务教育,书本和学杂费不用交,但是住宿费和伙食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很多家庭会感到很吃力。
现在的农村教育已经陷入了一个很大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相比那些城市优良的教育资源,从一开始的学前教育我们就开始就落在了后面,到后面会越来越远,这也是很无奈的事。
下面本人就从一些国家的教育政策、宏观的角度和一些农村的现实情况来探讨为什么会造成现在尴尬的状况。
1、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不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2、资源分配不公平
在调查中,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所见所闻,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各政府、电力、交通等机构拥有资源支配的权力,它们利用部门所掌握的权力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门利益,或从财政分配计划中优先得到所需资金,他们的办公室及职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资源却少之又少,何况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篮球场是黄泥地,足球场是一块荒田,实验室的仪器陈旧的难以利用。如此的设施怎么进行有效的教学呢?相反在城镇的小学,教学活动多种多样,体育设施和其它教学设备可以说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为什么?是
关于上武村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