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 Z教学设计模型.docx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
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模型
湖南省常德市六中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Z+Z” 使用该模型的意义,为“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具体的途径。
关键词:“Z+Z”智能教育平台、教学设计、“Z+Z教学设计模型”
―、引言
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实现学 生学习方式变革,它的基本措施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数学家张景中院士主持开发了一个主要用于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创性系统,即“Z+Z”智能教育平台。所谓“Z+Z”即“知识”加“智飽啲意思。“知识”是指“Z+Z”智能教育平台包含的 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资源库,即一些可以用来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图像、动画、表格、生活实例等素材,包括《超级画板100实例》、《初 中代数课件锦集》、《平面几何课件锦集》、《三角函数课件锦集》以及与北师大新世纪(版)数学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学资源库。而“智 能”是指支持开发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Z+Z”智能教育平台系列软件()的功能。教师可以直接 使用这些资源库来进行教学,或者对这些资源进行修改和补充然后再用来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操作,使学生利用“Z+Z” 智能教育平台作为认知工具来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台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主要还是在“Z+Z”智能 教育平台的推广和使用阶段台运用于国家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研究”项目,该项目于2003年8月开始 启动,先后成立了三个试验基地,分别是山东的济南,湖北的宜昌,安徽的合肥。该项目取得的成果主要是利用“Z+Z智能教育平台进行 辅助教学的简单课件、教案、教学录像等,以及关于“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体会等论文。
但是,目前的研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Z+Z”智能教育平台的推广和使用方面,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使老师和学生学会“Z+Z”智能教育 平台这个软件所含有的技术,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功主要不是在于信息技术本身,而是在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 因此对于“Z+Z”智能教育平台应用于中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在“Z+Z”智能教育平台所带有的资源库和软件的推广和使用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如何使用这些资源库和软件来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依据,提出了基于“Z+Z”智能教育平台 的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模型(简称“Z+Z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为“Z+Z”智能教育平台用于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设计提供了一 条具体的途径。
二、“Z+Z教学设计模型”的理论依据
“Z+Z教学设计模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淀的情境 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其中的“情境”可 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借助先进的教育软件等认
Z Z教学设计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