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阎春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12个生字,1种偏旁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联系上下文理解”偷偷地”、“飞快地”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偷偷地”、“飞快地”的意思和作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进行复习
2、出示生字进行偏旁。
3、回忆课文写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哪些事?
( )帮助( )捉虫吃
( )帮助( )捉鱼吃。
学生进行填空练习。老师随机板书:小鸡 小鸭子
(二)朗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
1、思考:他们来到了哪里?用“____”画出来,做了什么,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板书,带领学生对答案,改正错误。
3、学生朗读相关的句子。在句子中找出描写小鸡和小鸭子心情的词语: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进行理解词语。
4、老师提问:为什么小鸡吃得很欢,小鸭子却急得直哭。(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5、看图感受小鸡和小鸭子的表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6、教师范读,再指导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有感情朗读(个人读,男女比赛读等)
7、为什么小鸡能捉到很多虫子,而小鸭子却一只也捉不到吗?带领学生探究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性。(小公鸡的嘴巴是尖的,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小公鸡的脚是分叉的,小鸭子的脚中间有皮连着。)
8、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鸡是怎样帮助他的,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9、整体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读好对话。
1、小鸭子又是怎样帮助小鸡捉鱼吃得呢?请同学们读三四自然段,用“___”画出小鸭子说的话,用“﹏”画出小鸡说的话。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出示小鸭子说的话: “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3、小鸡也想去河里捉鱼,他说:“我也去”,小鸡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引领学生感受小鸡好奇和兴奋的心情,进行有感情朗读。
4、小鸭子连忙阻止他,说:“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淹死的意思,感受小鸡到河里会很危险,此时,小鸭子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引领学生感受小鸭子的焦急和担忧,进行有感情朗读。
5、小鸡听了小鸭子的劝告了吗?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联系上下文理解偷偷地的意思。
进行有感情朗读。
6、出示第二个句子。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读一读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偷偷地”好在哪?
7、老师总结:“偷偷地”可以感受到小鸡不想让小鸭子知道,也看出了小鸡的可爱和顽皮。
8、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9、想象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