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冬天的苦干,叶留玉的小农场接上水电,建起了大小45间房屋,其中养殖用棚舍35间。开挖鱼塘3个,填塞废沟3条,复垦土地5亩。他陆续引种鲁梅克斯牧草、菊苣16亩,捉养龙昌鹅600只、美国落地王鸽104对、波尔山羊30多头、良种猪近90头,放养鱼苗2万尾,形成了牧草喂鸽、鹅,鸽鹅粪喂猪,猪粪喂鱼的立体种养模式。他购置了粉碎机、饲料机、泥浆泵等设备,还搞了些小改革,如打了3眼井,自己设计让畜禽喝上了土自来水。
其间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只有叶留玉自己晓得。他的老伴只知道,经常半夜醒来不见了老叶踪影,原来他又蹲在了鸽舍旁、羊圈里;他的女儿只知道,一两个月不见,爸爸又黑了几分、瘦了一圈;他的战友们只知道,现在要和老叶聚会一次很难,他实在无法分身。
有一次,往地里送粪肥,请来的临时工只顾方便,把池内上面稀的捞光了,干的结在坑底捞不上来。叶留玉二话不说,脱下鞋子跳进粪坑,一桶桶刮上来。
今年6月的一天,暴雨如注,雨水从降渍沟及农田四周往鱼塘里直倒,鱼塘出现了缺口。叶留玉冒着大雨站在齐腰深的水里,一面用门板挡着往里直灌的雨水,一面大声招呼雇工赶紧打坝。正在排放秧田积水的一位妇女见此情景,忍不住说:“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来挨这个杲(挨杲,方言,受罪的意思)。有钱借点出来,别人会念你的好。你这样吃苦不算,弄不好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叶留玉回乡办农场的动机,猜测的人不少,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爱出风头,还有的说他财迷心窍。面对这些,叶留玉很坦然。他认为,自己对生他养他的老区土地有一种抹不开的情结,就是想在农业结构调整上摸索出一条新路,给乡亲们带个头。他不仅把家安在农场自己干得起劲,还动员女儿们放假回来帮着干活。
捐赠:真情永驻
农场的经济效益节节上升,叶留玉妻子的病情却越来越重了。
叶留玉的老伴身体一直不好,近年来又两次中风,一次胃穿孔。他的两个孩子又都在外地。妻子的唯一依靠就是他。分身乏术,怎么办?
左思右想,他最终作出决定:将投入大半生积蓄近40万元的农场无偿捐赠给当地政府,好让镇上安排专人继续经营完善,发挥农场试验田、示范田的作用!今年8月3日,他在捐赠协议上郑重签下了名字。
近40万元啊!熟悉叶留玉的人都知道
军转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总结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