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docx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卜算子•咏梅》
教学设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中文系2010级
汉语言文学1班 陈名扬**********
知耻公诚,勤俭雄朴
【前提说明】
1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课时原设计为二节根据微型授课化繁为简
3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直接的诗学体验
4原创
【教学目标】
1对于诗词韵律感的把握,熟读并背诵诗词
2基本词意的梳理与近似理解,能够进行模仿创作
3基于词意理解基础上的语境体验
4基于历史背景上的情感体验
5基于语境和情感体验基础上的诗学体验
6基于诗词理解和诗学体验基础上的知识和情感结构的完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把握诗词创作的规律,进行模仿
2能够结合词意语境和历史背景的诗学体验
【教学时间】
原计划一课时,微型授课5分钟。
(注:故尽可能发挥前部分,那么就是技术处理为主了,学生的诗学体验有待长时段的语境 设置)
【教学过程】
一、 诗词的引入,语境的设置,感情的诱导
1、 林逋《山园小梅》
课外布置自修,那么请大家说说看这首诗歌的梅的特点(按:馨香、淡雅、独傲、高洁、神 秘感)
2、 陆游《卜算子•咏梅》
课外布置小组自修(三人一学习小组),那么请大家也说说这首诗歌梅的特点(按:忧愁、 悲摧、惨凄、自怜、惨绝人寰、惊天动地而又默默奉献)
二、 直入主题,延续上面的语境,更新语境
1、 请大家齐声朗读毛主席《卜算子•咏梅》
朗读时候请注意吐词清晰、果断,注意声韵转化的重点词,注采用“手舞足蹈”和“静心洗 练”的双重朗读法
2、 请大家重点注意几个词语和转化关系
名词:风雨、春、飞雪、春、悬崖、冰山花、丛
动词:送、归、迎、至IJ、俏(形容词作动词)争、报、烂漫(形容词作动词用)、笑
修饰语:已是、百丈、犹有、也、只把、待到
(按:朗读法,语气程度修饰语〉动词〉名词顺序不同表达的结果有不同的美)
3、请大家注意“梅”在诗中的特点
简要解释下词的意思(本身就很白话),重点注意其中的转喻(按:“花枝”代指梅花)和隐 喻(按:“她”既隐喻了梅花,又隐喻了很博大的群体,如自己、人类未 来等等)。全篇无一字直接写“梅”,却处处写“梅”。
三、 承接字词理解,深入语境的历史背景,直切情感体验
什么是“梅”的精神以及当时“梅”的意味?
按:梅的精神和林逋相比:大众化了,同样高雅,但是一种是哀伤的高雅,一种是深处哀伤
(大爱、怜悯)基础上面带微笑的高雅(这是如何一种“笑” ?)。
历史背景来看:词作于1961年12月。
国内:1961年,全国连续第三年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受灾面积6175万公顷。从去年冬季持 续到本年3月下旬,黄河、淮河流域1300万公顷农田遭受大旱,4—6月,旱情扩大到长江 流域广大地区,,。其中河 北、山东、河南三个主要产粮区小麦比去年低水平又减产50%,湖I匕有67万公顷农田受灾。 倒塌损坏房屋504万间。4—6月,江南珠江、湘江、赣江、闽江流域两次普降暴雨,洪水 决口,泛滥成灾,水淹10个县市城……7—8月,海河、黄河平原连降暴雨,发生严重水涝 灾害,其中河北、山东部分地区灾情是百年未遇的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