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则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疗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急诊抢救、辅助检查和多科会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抢救成功率也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严重创伤患者给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疾病风险。
【关键词】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主要为多发复合伤,病情变化快且相对复杂,易使部分隐秘损伤漏诊,引起失血性休克以及心脏压塞等情况,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对于严重创伤者及时抢救,优化抢救流程,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所以,本次研究将对严重创伤者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将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46:44,年龄最小为22岁,最大为48岁,平均年龄则为(±)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45:45,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49岁,平均年龄则为(±)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

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实验组则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1)建立急救小组,各科室根据急诊科要求开展救治工作,职责分明,配备所需车辆、手术室、专业医务人员和抢救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经过急诊科以及重症病房专业培训。并且,救护车上需准备急救用药、车载呼吸机以及吸引器等设备,设置信息预报系统,通过120指挥系统追踪救护车实施动态,便于将有关信息反馈于急诊科,提前做好抢救准备。(2)院前抢救,抵达现场后要及时对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并反馈于急救中心,建立静脉通道,针对创伤性休克者可给予适量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血浆
等,加强吸氧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及时控制伤口,防止血量大量流失,妥善固定患者,避免过多搬动。(3)院内急救,送入急诊科室后,严格观察各项生命体征情况,并立即包扎伤口、止血,明确分工,循环支持组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及胸外心脏按压;联络组安抚患者家属情绪,并联系各科室;气道支持组采取机械通气和吸痰气管插管治疗。(4)各专科和急诊科衔接,急诊科给予B超、X线和CT检查后将患者转移到对应科室深入检查;此时需开通绿色通道,降低等待、会诊时间,并将患者基本情况(创伤情况、病情和急救措施)告知相应科室,使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转运途中应备好急救仪器和药品等,观察患者病情情况,若出现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

对两组急诊抢救、多科会诊和辅助检查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

,计量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69 KB
  • 时间2021-08-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