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PPT教案.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
一、定义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是指发生在胃
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
1.溃疡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称之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2.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之消化性溃疡。
二、发病率
本病在全世界均有发病,是人类的常见病,估计约
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
1. 20世纪>19世纪
2. 南方>北方
3. 城市>农村
4. 男性>女性
5.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2- 3:1
6. 胃溃疡发生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年龄
7. 秋冬、冬春之交>夏季
三、病因和发病机理
1、攻击因子:
胃酸、胃蛋白酶、微生物、胆盐、乙醇、药物。
2、防御机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屏障、粘膜血流量、细胞
更新、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
3、天平学说:
当侵袭因素增强,防御-修复因素减弱,或两者兼之,
即发生消化性溃疡。
保护因素
黏液/碳酸氢盐屏障
黏膜屏障
黏膜血流量
细胞更新
前列腺素
表皮生长因子
损害因素
胃酸
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NSAIDs
酒精、吸烟、应激
炎症、自由基
攻击因子
(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重要病因
1983年澳大利亚佩思皇家医院的Warren和
Marshall报道,称“未鉴定的弯曲状杆菌”(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1989年正式命名为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Hp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
1、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Du患者HP感染率
90~100%,Gu患者HP感染率80~90%,HP感染者中发
生消化性溃疡的危险性增加,约15~20%发生Pu。

根除HP而无抑制胃酸分泌作用的治疗方案,可愈合
溃疡。常规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后溃疡愈合,停
药后溃疡年复发率50~70%。根除HP可使Du、Gu
的年复发率<5%。
,HP毒力
因子→胃型粘膜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
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HP感染→增加促
胃液素、胃酸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HP与消化性溃疡
第一、HP进入宿主并定植,这一过程需要特定的定植因子;
第二、逃脱宿主的防御体系才能繁殖并维持感染;
第三、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宿主组织损害。

粘附作用: ,使细胞绒毛断裂
蛋白酶作用: ,破坏黏液屏障结构
尿素酶作用: ,分解尿素为NH3,损伤上皮细胞,保护细菌生长
毒素作用: ,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

(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一些药物对胃十二指肠粘膜具有损伤作用。

与服药种类、剂量、疗程、患者年龄、HP感染、
吸烟、合用激素等有关。
NSAID除药物直接作用外,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
素合成,削弱胃十二指肠粘膜保护作用。
(三)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胃酸分泌增多的原因
1、促进胃酸分泌的因素增多或增强
(1)PCM↑ 壁细胞总数----壁细胞总体(Parietal cell mass)↑
正常人 男性10亿、女性8亿,十二指肠溃疡病人PCM可高出正常人
一倍。
PCM↑→分泌胃酸↑→胃酸↑ 。
(2)三种刺激因子增加
→末梢神经→乙酰胆硷→壁细胞的乙酰胆硷受
体→胃酸分泌↑。
→胃泌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胃酸分泌↑。
→组胺→壁细胞的组胺受体→胃酸分泌↑。
(3)壁细胞的反应性增高

消化内科——消化性溃疡PPT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2345
  • 文件大小1.76 MB
  • 时间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