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望海潮》教学设计[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海潮》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组  吴昊霖
教学目标:
反复吟读,直至背诵,体会这首词的格律美、建筑美、画面美、语言美,初步掌握宋词在语言上的特点和运用规律。
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分析词的结构,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平。
感受词的魅力,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胜景;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把握词中所运用的意象,品味词的语言,体会词的意境;分析词中写景的妙处,即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意象的组合展现杭州人物之盛和风光之美的。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词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质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发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放射日月之光的《离骚》;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的苍凉之叹。 
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林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

 (1)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曲词”“曲子词”,因句子往往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2)词的分类:按风格分为豪放派,婉约派;按结构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3)介绍作者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故也称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多次应试不第,就写了首牢骚极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他的词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这首《鹤冲天》铸就了他一生辛酸。从此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并以“白衣卿相”自许。柳永通晓乐律,熟悉民间乐曲,是北宋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更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二)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据说,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应试,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为了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柳永写了这首投赠他。望海潮是刘永创制的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1)请同学先自己朗读望海潮。结合课下注释,扫清字词障碍,感知大意。(可以边读边交流:以什么样的语调,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读?

《望海潮》教学设计[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