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陈杏德楹联诗钟选上篇楹联【楹联】祝秦屿更名太姥山镇并赠送为拟建公园撰写的楹联 12幅欣闻我工作过二十年的秦屿镇改名为太姥山镇并准备在虎头岗扩建公园,乃制作楹联 12 幅以为贽礼。(一) 山海亭楹联(注1)拾级登临,仙都在目尘嚣远; 凭轩眺望,雄镇入怀沧海宽。(注1) 可在公园最高处建亭, 既可仰观太姥, 又可俯瞰秦川, 所以可以取名“山海亭”。又: 太姥山素有“海上仙都”之称,而山下的秦屿镇又被称为“万古雄镇”。(二)未命名的建筑楹联(注 2) 朝露夕岚常作伴花香鸟语足怡情(注 2) 在公园幽静处的未命名的建筑,亭台楼阁均可。(三)公园内寺庙门联花开花落禅心静云驻云飞尘念消(四)秦屿虎头岗义冢楹联守土英魂应笑慰兴邦后裔有知音(五)景物联(适合于能鸟瞰秦屿的建筑物) 一轮明月随潮上万朵莲花绕海开(注 3) (注 3) 秦屿亦称莲花屿(六)励志联百味人生,酸甜苦辣须尝遍; 大千世界,荣辱浮沉只笑看。(七)开阔处景物联曲肱静听潮起落抱膝微吟月盈虚(八)开阔处景观联忆往昔披荆斩棘闽荒地(注4) 看今朝树艺耕耘鱼米乡(注4) 闽荒地: 秦屿古属闽越国, 开发较迟。唐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诗:“朅来游闽荒,捫涉穷禹凿。”(九) 适合于既能俯瞰港湾又能观赏镇区夜景的景点旭日东升,片片云帆天外去; 华灯初上,家家笑语耳边来。(十)某道观门联观山观水观尘世法地法天法自然(十一)“山海大观”亭楹联攀岩观瀑乐山乐水斯皆美矣(注 5) 散发弄舟濯足濯缨不亦悠哉(注 6) (注 5)《论语?雍也》:“知者乐(yào)水, 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 仁者静; 知者乐 lè ,仁者寿。”(注 6) 李白诗《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又: 古《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zhu ó) 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十二)鸟瞰秦屿镇和晴川港处对联登高望远,七宿二嵛收眼底(注 7) 眄后瞻前,三山四境揽怀中(注 8) (注 7) 七宿,七个星宿,此指七星岛。二嵛:大嵛山和小嵛山。(注 8) 三山:指秦屿镇内的后岐、岭后、积石三座山;四境:秦屿镇原来划分为积石、金麟、寒碧、康湖四个部分。【楹联】题秦屿镇才堡村农家乐休闲地“绿野山庄”大门坐拥林泉,山光水色堪怡性; 广罗海陆,美馔珍馐足朵颐。【楹联】闻宁德市诗词学会成立,撰联一副以贺南漈鹤鸣,声闻九野,自古长溪多雅客; 东瀛诗会,韵响三山,从兹闽海聚骚人。【注】【注】南漈:宁德市区著名景点。长溪:今宁德市唐代属于长溪县,到五代时闽国始析置宁德县。三山:此处指代古代属于福州管辖的诸县,包括今福建省大部分重要县市,所以亦以指代福建省。闽海:闽东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政区名。辛亥革命后, 1913 年福建成立都督府,下辖四道,今宁德市所属的闽东地区称闽海道。【楹联】纪念叶昇先生 120 周年诞辰楹联叶昇( 1893-1944 ) ,福建省寿宁县人,近代教育家。曾先后任教及担任教育行政职务于江苏无锡、上海、福建福州等地。 1938 年回家乡寿宁创办寿宁县第一所现代学校“育英公学”, 后转为公办的寿宁县立初级中学并担任校长。该县立初级中学即今寿宁一中的前身。此联乃为纪念叶昇先生 120 周年诞辰应征之作。设帐榕城,传薪吴郡,乡序邑庠皆毓德; 萦心梓里,系念神州,国猷民瘼总关情。为参加“中华三祖纪念园落成征联竞赛”而撰写的十三副对联福建省福鼎一中陈杏德(一) 三祖文化综合联龙腾六合,源起三宗,争锋阪野,逐鹿中原,釜山契合,终泯恩仇成大统; 胄布四方,裔分百派,踔厉族魂,弘扬国粹,华夏振兴,誓圆绮梦睦遐方。【注 1】三宗:即黄帝、炎帝、蚩尤三祖。【注 2】阪野:阪泉之野。《史记· 五帝本纪》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注 3】胄分百派: 指黄帝、炎帝、蚩尤三祖的后代又分为很多民族,“百派”乃概数, 经过融合,到现在已确定为 56 民族,他们都属于中华民族。【注 4 】绮梦: 指提出的“中国梦”。(二) 中华三祖堂景区大门联同堂垂拱,豆萁恩怨终归好; 满苑生春,棠棣花英今盛开。(三) 中华三祖堂联三祖比肩临宇内万宗融合汇中华(四) 中华合符坛联既合契符,干戈玉帛,亿万斯年华夏生生不息; 乃蕃子息,演化交融,五十六族人民代代其昌。(五) 黄帝城遗址联允文允武治天下以德以才贻子孙(六) 黄帝泉联饮水思源,此泉第一; 慎终追远,斯祖最尊。(七) 轩辕湖联一湖渌水,十里长堤,三五夜,凭畅想轩辕古月; 千树垂杨,百竿钓叟,几多群,任流连燕赵芳辰。(八) 黄帝殿联华夏文明兹益盛轩辕功德乃弥彰(九) 炎帝庙联疗民劝稼,功勋垂万代; 让国协恭,风范足千秋。【注】让国协恭:让国:将国家或封地的统治权让给贤者。阪泉之战后,炎帝虚心让贤,建立起
4、福建省福鼎市陈杏德楹联诗钟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