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八十年代戏剧.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 80年代戏剧
一、概述
(一)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1977—1980)
1、揭批“四人帮”如:金振家、王景愚《枫叶红了的时候》
苏叔阳《丹心谱》、宗福先《于无声处》,恢复了话剧现实主义传统。
2、从“神化”走向“人化”
如:沙叶新《陈毅市长》
3、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崔德志《报春花》、赵梓雄《未来在召唤》
4、反映城市生活的剧作李龙云《小井胡同》、苏叔阳《左邻右舍》
(二)戏剧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80—1985)

2、戏剧创作和舞台实践的探索
探索戏剧成为新时期话剧创作的主潮,如马中骏、贾鸿源的《屋外有热流》。
现实场景和回忆梦幻交错,活人和鬼魂同时登台对话,舞台时空高度自由,突破了传统现实主义戏剧模式。
4、探索戏剧的特征
(1)、哲理思考与艺术抽象如:刘树纲《一个生者对死者的访问》
(2)、从具体的人到符号化的人《WM》(我们)
(3)、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情节淡化,结构开放,手法多样。
(三)戏剧探索的深化阶段(1986年以后)
立足戏剧本体,进行本土化的追求。
以现实主义为主,吸收西方现代派戏剧美学观念
《狗儿爷涅槃》和《桑树坪纪事》:探索戏剧成熟标志,民族文化的寓言
小剧场运动的复兴与尝试。
二、沙叶新

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联系中,表现时代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忠于历史的真实和性格的真实,力避神化而求人化
让观众用平视的眼光来观察其中人物形象的言行、情感和思维方式
3、喜剧风格
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现严肃而深刻的主题,挖掘事物内在的矛盾,揭示其中的荒诞性
喜剧效果往往是轻松愉快但又令人回味的
4.《陈毅市长》
“冰糖葫芦式”结构
三、高行健
(一)戏剧艺术的不懈探索者
(二)、绝对信号:话剧艺术的探新
1、提出当代青年命运这一严峻的课题
黑子——蜜蜂——小号
2、人物内心活动图象化
3、小剧场、无场次的演出形式
(三)、《车站》:无场次多声部抒情喜剧
(四)、《野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
强化戏剧的表演功能,将歌舞、说唱、傀儡、影子、魔术、杂技、相声等多种形式融入戏剧演出中,构成多主题、多层次、多声部的全新戏剧形式。

第九章.八十年代戏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