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小学 体育课堂
耐久跑 (600-800米中长跑)
课 时 计 划
授课对象:水平三(五年级)
授课教师:高辉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以《体育课程标准》为总纲,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生本”教学观念。根据水平二阶段教学中,运动技能目标要求“掌握有一点难度的基本身体活动方法”及身体健康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功能”,选择耐久跑教学。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创设情境模式进行本课教学。引导学生能够自主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掌握正确的运动常识与技巧,体验体育课堂的乐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活动能力之一,也是学校体育开展必不可少的一项运动。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次教学内容选择为耐久跑,进行五个课时的教学,本次教学为第四课时。耐久跑项目是对少年儿童耐力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运动技能,但也是最枯燥与困难的一项运动。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中会面临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极点”,因此在进行耐久跑的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让学生自愿的参与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掌握自然奔跑方法的同时,发展耐力素质,体验长距离跑动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强,有一定的运动基础,理解与模仿能力较强。易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现自我,集体荣誉感较强,但存在个体差异,意志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对枯燥、难度大的运动项目存在抵触心理(女生更为凸显)。针对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状态及运动项目本身特点,本次教学采用情景创设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情境中的每一个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运动技巧,掌握运动技能与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口、鼻呼吸方法与呼吸节奏
本课教学难点:体能的合理分配与安排。
五、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学分析,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能积极参与本课耐久跑教学任务与游戏当中。
:能够了解基本的体育健康常识,并能正确展示耐久跑的技术动作,提高个人耐久跑技术水平。
:通过耐久跑练习发展学生耐力性素质,并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身体反应能力。
:感受与同伴在比赛中互帮互助所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不怕吃苦的坚强意志品质。
六、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示范法、变换练习法
:探究学习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竞赛法
七、教学设计策略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指导方针
② “生本”课堂
(情景模式教学) (分组竞赛、自主学习)
① ②
耐久跑 面临问题 如何解决 达到目标
① ②
(项目本身特点)(学生生理、心理特质)
①技能
我想要学生学到什么 ②知识 学生学到什么
③情感
八、教学流程
1、开始部分
①课堂常规
②教师宣布本课内容(设定情景,以守卫水资源为主题,确定小组)
2、准备部分
以战场所面临突发状况来设置热身活动
①分组自主安排准备活动
②集体热身活动
3、基本部分
①小队进行比赛(小组自主学习)
②教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并练习)
③小组以本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比赛
④教师总结正确方法,并组织比赛
⑤教师组织进行最后的持续跑练习(强调体能的合理分配)
4、结束部分
①放松操
②本课小结
③收放器材,师生再见
九、课堂效果、训练密度及负荷预计
学生能够基本掌握耐久跑技术动作及呼吸节奏,对耐久跑中体能的合理运用有所了解以,对运动中合理补充水分等运动常识有所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枯燥,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浓厚。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5%-50%,预计学生心率120次/分-140次/分。
十、本课特色
,结合小组教学模式,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去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自主思考、小组探讨、团结协作的能力。基本体现“生本”课堂状态。
,自编集体热身操,将热身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技术要领相结合。
“玩”的状
西街小学 体育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