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二章.三十年代小说(5).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二章沈从文
一、传奇人生
(――),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
1、顽童与小兵
2、作家——教授——文物学家
二、“乡下人”意识
乡下人身份的表白不仅是沈从文对生命根源和自我角色的认知,是其自我意识和自我想象的独特表达,更体现了其独异的文化价值观。
从出生地来看
从文化传统影响来看
从社会观和文化价值观看,在沈从文的话语体系中,乡下与城市是对立的,乡下是自然的代称,它是原始的,自然的,未经规范的;所有生命,皆遵循自然的法则,强胜弱汰;而都市则代表着现代文明,它虚伪,诡诈、物质化,有违自然人性。
沈从文的文学观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对将文学纳入商业或政治的功利圈,以文学观照和重建社会道德;二是以文学启示生命,即通过文学唤起人的感觉、想象,让人重新体验思考和发现生活。
三、文学图景:湘西与都市的对立
沈从文的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以其独特的“生命哲学”和追求“自然人性”的审美选择,构筑起自己的小说世界。
1、都市:病态文明景观
沈从文较多地看到现代都市文明和文化的缺憾,尤其是都市人性异化的现象, 如:《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某夫妇》、《都市一妇人》。
2、湘西:自然人性样本
沈从文以巨大的热情展示了一个自然人性的“湘西世界”,并以此作为病态都市世界的具体对立参照物。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地域生态环境对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沈始终信守着以其小说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原则,并力图按照自己所理解的“真实”去表现人生;其大部分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都被置于一种原始封闭的社会背景下,一种被净化了的环境里。
《萧萧》、《月下小景》、《柏子》。
四、《边城》:支撑湘西世界的柱石
1、创作动机
汪曾祺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
2、一曲爱与美的人情与人性的颂歌
《边城》的主线是一个哀婉动人、和谐恬静的爱情故事。
翠翠的纯真专一
傩送的热情正直
老船工的慈爱善良美好的道德品性
船总顺顺的大度

第十二章.三十年代小说(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