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总称。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界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
中医学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其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指导临床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其内部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 阴阳类?。
阴阳最初的涵义是很朴素的,只不过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
凡是向着阳光或阳光照射的地方那么为阳。凡是背着阳光或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那么为阴。
以后阴阳的朴素涵义逐渐得到引申。
所有与“向阳〞特征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都归属于“阳〞。
把与之相反事物或现象皆归属于“阴〞。
白昼为阳,黑夜为阴。
温热为阳,寒冷为阴。
男为阳, 女为阴。
火为阳, 水为阴。
阴阳的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生发展。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它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
二、阴阳的属性
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属性的概括,并不指某一特定的事物。
阴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明亮的、温热的、功能的、兴奋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晦暗的、寒冷的、物质的、抑制的都属于阴。
阴阳的特性
事 物 现 象 动 态
阳 日 天 火 昼 春夏 温热 亮 动 功能 上升 向外 兴奋 亢进
阴 月 地 水 夜 秋冬 寒冷 暗 静 物质 下降 向内 抑制 衰退
阴阳五行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