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心得体会(三)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教师和家长应该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孩子们虽然天赋上有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么大,而是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弥补的。经过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特别是孩子自身的努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从教近___年,接触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的关承华老师就是秉持这样一种基本信念来写这本《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的。在她看来,“有问题”并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了解孩子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条件。理解必须有了解作前提。高明的家长要会倾听。要注意发展孩子的非智力因素。要加强家校合作。家长要真正实现与孩子在人格上的平等,要学会赏识孩子,多给孩子以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这些观点和主张看起来一点都不深奥,但真理本身就是朴素的。
再教育工作中,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第一,要树立这样的观点——这不都是你的错。不要孩子一犯错误就单方面地指责他,“你怎么这样。”“我是这样教育你的吗。”“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家长们,孩子的身上一定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孩子的错误当然也要有家长的一半责任,孩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有样学样,所以家长要做榜样,以身作则。家里经常吵闹而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文静有礼的孩子,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
当孩子犯错误是先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出现错误了。
第二,要在尊重的前提下沟通——你是怎么想的呢。青春期的世界并不是布满地雷的“禁入区”,他们渴望着被了解,更渴望着被理解。当然,他们心里会藏着无数的小___,家长们不要期望着他们会敞开大门是,把所有地___都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不要忘了,他们已经长大了,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尊重人的。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问题,就要绕过那些青涩的小___,那是他们的敏感点,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脆弱敏感的心理筑起围墙,既保护他们的小___又告诫他们不要做出不合适宜的事情。
第三、要学会放手——我们相信你能行。
读《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心得体会(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