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律
一、中国古典诗歌诗律概说:
1、《诗经》的诗句以四言为主,句式(节奏)一般为二、二,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周南·关雎》,也有的是一、三(一、三亦可读成二、二),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周南·关雎》。《诗经》的用韵方式多样,所用韵部29部(冬部归侵部),可以通押,可以合韵。
《楚辞》的诗句以六言为主,五言次之(不算语气词“兮”),六言的句式(节奏)一般为三、三,五言的为三、二,。《楚辞》的用韵方式多样,所用韵部30部,可以通押,可以合韵。
2、汉魏六朝诗歌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一时期的文人诗。汉魏六朝诗以五言诗为主,也有四言、六言、七言等。五言诗一般认为是四言诗的扩展,其句式为二、三(二、二、一或二、一、二)六言诗沿用《楚辞》的句式;七言诗的句式一般是二、二、三(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汉魏六朝诗的用韵形式多样,基本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用韵方式,交韵抱韵少见。七言诗句句押韵,后来形成一种诗体“柏梁体”,直到鲍照才写了一些隔句押韵的七言诗。目前还未研究出一个严密的汉魏六朝诗歌用韵的韵部系统。
3、唐及唐以后诗歌
:
古体诗又称为古风,按汉魏六朝诗歌的写法来写的诗,讲究押韵,其它方面较为自由,没有严格的格律,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王维的《渭川田家》等。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格律诗,是唐代才正式形成的一种格律极严的诗,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
:
,押仄声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还要划分上、去、入声韵,不同声调一般是不相押的。
,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许邻韵通押,不过,如果首句入韵的话,诗人往往借用邻韵字来作为首句的韵脚,这种做法到了中晚唐渐多,宋代甚至成为一种风气例如苏轼的《题西林壁》首句末字“峰”属冬韵,其后韵脚字“同”、“中”二字属东韵。但不能据此就认为近体诗用韵也很宽,也有合韵的情况,因为这种情况只限于首句,而首句本是可押可不押的。
古体诗用韵较宽,邻近的韵可以通押,例如李白的《侠客行》是“庚”、“青”二韵通押,杜甫的《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质”、“物”、“月”、“曷”、“黠”、“屑”六韵通押。
二、近体诗的格律
1、从字句来看:近体诗的字数、句数一般是固定的,每句或为五言或为七言;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长律(又称排律)的句数不固定,但都是大于八句的偶数句,且以五言为主。
诗 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