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 2
第二章 零件图纸分析 5
零件的特征 5
数值计算 5
第三章 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7
7
7
7
8
第四章 车削工艺分析 9
选择夹具 9
工步设计 9
刀具选择 9
设计走刀路线 12
第五章 切削用量 15
切削用量 15
主轴转速的确定 15
第六章 数控车床的对刀 16
刀位点 16
待加工毛坯的对刀 16
刀偏值的测定 16
第七章 编程 17
第八章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后记 22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及编程
第一章 绪论
关键词:数控车床 车削加工工艺 工艺分析
摘要: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与普通机床的加工艺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为此,分析了数控车削的加工工艺。
数控机床产生20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机械产品的形状和结构不断改进,对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零件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已无法达到零件加工的要求,迫切需要新的加工方法。
数控车床又称为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车床,即用计算机数字控制的车床,是国内使用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种数控机床。CNC车床能加工各种形状不同的轴类、盘类即其它回转体零件。
一、数控车削加工工艺的内容
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是采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时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和。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并确定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内容;
(二)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三)工具、夹具的选择和调整设计;
(四)工序、工步的设计;
(五)加工轨迹的计算和优化;
(六)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
(七)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的处理;
(八)编制数控加工工艺技术文件;
总之,数控加工工艺内容较多,有些与普通机床加工相似。
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
工艺分析是数控车削加工的前期工艺准备工作。工艺制定得合理与否,对程序的编制、机床的加工效率和零件的加工精度都有重要影响。为了编制出一个合理的、实用的加工程序,要求编程者不仅要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结构。掌握编程语言及编程格式,还应熟练掌握工件加工工艺,确定合理的切削用量、正确地选用刀具和工件装夹方法。因此,应遵循一般的工艺原则并结合数控车床的特点,认真而详细地进行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其主要内容有:根据图纸分析零件的加工要求及其合理性;确定工件在数控车床上的装夹方式;各表面的加工顺序、刀具的进给路线以及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等。
(一)零件图分析
零件图分析是制定数控车削工艺的首要任务。主要进行尺寸标注方法分析、轮廓几何要素分析以及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此外还应分析零件结构和加工要求的合理性,选择工艺基准。
1.尺寸标注方法分析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以同一基准标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又有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测量基准和编程原点的统一。如果零件图上各方向的尺寸没有统一的设计基准,可考虑在不影响零件精度的前提下选择统一的工艺基准。计算转化各尺寸,以简化编程计算。
2.轮廓几何要素分析
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每个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此在零件图分析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
3.精度和技术要求分析
对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进行分析,是零件工艺性分析的重要内容,只有在分析零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装夹方式、刀具及切削用量等。其主要内容包括:分析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是否齐全、是否合理;分析本工序的数控车削加工精度能否达到图纸要求,若达不到,允许采取其他加工方式弥补时,应给后续工序留有余量;对图纸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应保证在一次装夹下完成;对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表面,应采用恒线速度切削(注意:在车削端面时,应限制主轴最高转速
)。
(二)夹具和刀具的选择
1.工件的装夹与定位
数控车削加工中尽可能做到一次装夹后能加工出全部或大部分代加工表面,尽量减少装夹次数,以提高加工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对于轴类零件,通常以零件自身的外圆柱面作定位基准;对于套类零件,则以内孔为定位基准。
数控毕业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