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2
人类经济活动
干旱、半干旱
半湿润
耕地退化
草原退化
森林退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沙漠化
次生盐渍化
气候变异
土地退化
3
石质荒漠化:
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表现尤为明显。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1)山地地形、坡度大、土壤层瘠薄,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2)降水多且集中,对地面冲刷剧烈。
(3)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滥垦耕地、砍柴伐薪等,造成地面植被的破坏,使地面失去保护。
4
土 壤
半湿润
次生盐渍化
干旱、半干旱
土壤盐分聚集
气候干旱
水分蒸发
地下水位上升
引水灌溉
5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6
8
范围及位置: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气候特点:属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
9
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大兴安岭
内蒙古高原
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阿尔泰山
呼伦贝尔高原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吐鲁番盆地
塔里木河
请回答各数字代表的地形名称:
⑴-⑸是山脉;
⑹-⑽是高原或平原;
⑾-⒁盆地或河流.
10
21 -荒漠化的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