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冠心病二级预防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作者: 任文林 2010-3-30 10:10:33 点击: 次发表评论文字大小: 大中小文章号: W 035060 关键词:冠心病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冠心病患病率增长的趋势不减,带病生存的人数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并将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针对冠心病发病各环节的积极预防干预,可以有效遏止其发病增长趋势,并可改善已患冠心病者的预后。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在没有发生冠心病的人群中进行的预防被称为一级预防,其目的是通过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控制致病的危险因素,力求不发病或减少发病风险,以降低该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一级预防的对象又可分为高危人群和普通人群两种类型。一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参加体育活动,坚持有氧代谢运动,提倡健康饮食与戒烟。一级预防的重点是对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有效干预。对已有冠心病和(或)其他动脉硬化患者所进行的预防被称为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的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措施以预防病情复发或加重,防止急性冠脉事件发生,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研究发现,大约 70%的冠心病死亡和 5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已经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发生或再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机会比非冠心病者要高出 4-7 倍。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有效的二级预防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减少血运重建需要,降低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规范的预防行为是使患者充分获益的基本前提。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于 1995 年公布了第一个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并根据不断积累的循证医学证据于 2001 年和 2006 年做过两次修订,指南为规范预防行为和危险因素的综合控制提供了指导依据。二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公认的与冠心病有明确因果关系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防止疾病的复发和进展,包括: 一、戒烟。吸烟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病变进展,诱发冠状动脉痉挛,降低β-受体阻滞剂的抗缺血作用,可以使 AMI 后的死亡率加倍。停止吸烟后两年内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可以降至与从不吸烟患者类似的水平。戒烟获益明确,是性价比极高的生活方式改良。对冠心病患者的目标是彻底戒除主动吸烟,避免被动吸烟。推荐在每次随访和复诊时均要询问戒烟情况,劝告所有吸烟者戒烟,评价吸烟者的戒烟意愿,帮助制定戒烟计划,安排随访,提供具体的戒烟流程,或者给予药物治疗,敦促患者在工作场所和家庭内避免暴露于吸烟的环境。药物治疗是指尼古丁替代治疗或者应用丁氨苯丙酮( bupropion )。尼古丁口胶和贴片可以减轻患者的尼古丁戒断症状,但因其活性成分尼古丁的拟交感作用,在冠心病的急性发作期不宜使用这些制剂。然而,口胶和贴片中的尼古丁含量显著低于香烟,如果患者迅速戒烟时,它们较香烟更可取。丁氨苯丙酮是一种非典型的抗忧郁剂,可减轻戒烟者的尼古丁戒断症状,并可减少因为戒烟所造成的体重增加。其戒烟的疗效与尼古丁替代疗法相似,约为对照组的两倍左右。在配合行为指导的情况下,一年后的戒烟成功率约 30%。因其为非尼古丁制剂,可与尼古丁替代疗法合并使用。一项临床试验显示,丁氨苯丙酮合并应用尼古丁贴片,其效果显著高于单用尼古丁贴片。该药的副作用为失眠及口干,且可能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fy5185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