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地理上教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年级地理上教案.docx宝堆废第五中学
电子教案
舅上朋
年级七年级
科目 地理
教师张爱华
教学内容
与同学们谈地理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 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 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 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
目标
1、 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 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情感
目标
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 “人类家园”一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媒体
地球仪,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讨论,拿到地理书,会想到什么?
请同学们回忆小学已学过的自然知识,每个同学举一个例子,说说我们生活、 学习、工作中有哪些属于地理知识内容。
2、 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彩图,说说与地理的关系。
多动脑筋想一想,想什么?
3、 教师根据学校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当时国内外和实际的地理知识,列 举国内外和家乡中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资源被破坏、垃圾的处理、人口 增长过速等环境问题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装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去 探索适合国情的人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真理。
4、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 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总结、扩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最后思考归纳,为学好地理,应做好哪 些准备?课前准备:除学习用具、教材外,还需要准备地图册,填充图册。 课外准备:注意收集国内外,家乡的有关地理信息材料。
五、 板书设计
一、 生活离不开地理
二、 学
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扬长 避短。综合地分析地理。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后记:刚进入初中,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 与学生密切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后十己:第一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讨论一些与学生密切 联系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学生很感兴趣。
教学内容
地球和地球仪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 形状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
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探索真理的艰难与坎坷,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和执 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教学难点
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教学媒体
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乒乓球,篮球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 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
地球的形状
(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
(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
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一天如斗笠一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一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 球形状的事例吗?
(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 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 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
(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
(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 命为代价。
板书:
(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
(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 1亿平方千 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
(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

七年级地理上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