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信用与融资制度
信用和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和金融工具
融资结构理论
1
第一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
信用
信用形式
2
一、信用
信用的含义
信用产生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3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G—G’),是一种授信受信活动,其主要特征在于偿还和付息。
对于信用的理解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范畴的信用不同于一般的借贷;
经济范畴的信用和道德范畴的信用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范畴的信用不同于商品买卖。
我国信用缺失的机理分析
4
(二)信用产生和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早期信用活动产生的基础是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和贫富分化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现代经济运行过程中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的存在
5
二、信用形式
古老的信用形式
现代信用形式
6
(一)最古老的信用形式: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的含义及特征
高利贷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得以长期延续的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高利贷问题
7
高利贷是指贷出者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向借入者收取高额利息的一种信用形式。
特征主要在于利率高,剥削重。
8
可用于借贷的实物和货币不足;
高利贷大多用来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很少用于扩大再生产。
9
对高利贷的认识应从分析农村资金供求状况入手。
高利贷在农村地区趋于活跃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货币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突出表现为农村资金供给渠道的不足和不顺畅。
解决当前农村地区的高利贷问题,可行的方法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为广大农户提供相应的融资渠道以满足其旺盛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0
第二章信用与融资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