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70785014个人所得税
1
一、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境内有住所,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境外所得征税
(二)非居民纳税人---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有限纳税义务---境内所得征税
2
: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习惯性居住
:1月1日-- 12月31日满365日
: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不超过90日
4. 所得来源地与所得支付地不是同一概念,有时两者是一致的,有时却是不同的。
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也为纳税人。
3
二、应税所得项目、税率、费用减除标准
(一)工资、薪金 7级超额累进 3500元/月人
(二)个体工商户 5级超额累进 成本+费用+损失
(三)承包、承租经营 适用(三)
适用(一)
(四)劳务报酬 “加成” (四)(五)(六)(八):
(五)稿酬 “减征” 4000以下 800元
(六)特许权使用费 4000以上 20%
(七)利息、股息、红利 20%
(八)财产租赁
(九)财产转让 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十)偶然
(十一)其他
4
几点说明:
(四)劳务报酬 ---“加成”
20,000元-50,000元 加征五成
即税率30%
50,000元以上 加征十成
即税率40%
(五)稿酬---“减征30%”
即税率20%(1-30%)=14%
5
---3500元+1300元 适用范围:外籍人员(专家)
中国公民在境外任职、受雇 港澳台同胞和华侨
6
4.“次” 劳务报酬:只有一次性收入,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 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以一个月收入为一次。 稿酬: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特许权使用费:以某项使用权的一次转让的收入为一次。
7
:公益救济性捐赠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6. 资助科技开发费用:可以全额在下月(工资、薪金所得)或下次(按次计征的所得)或当年(按年计征的所得)计征个人所得税时,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不足抵扣的,不得结转抵扣。
8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适用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
9
(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特殊问题
1.对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的计税方法
可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征税,原则上不再减除费用。如纳税人取得奖金而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足2000元的,可减除“当月工资与2000元的差额”后作为应纳税所得额。
10
个人所得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