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卷第7期 2009年7月医学与社会 Medicineand Society ·6· 区域卫生规划对天津卫生发展的影响* 张愈 1 董雪 2 杨文秀 3 侯庆春 3 温今中 4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教育文化卫生委员会,天津,30004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300222; 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天津,300070;天津市卫生局,天津,300070 摘要天津市在实施与发展区域卫生规划方面走在了我国卫生改革的前列,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对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以及卫生服务体系的分析,以期能对我国的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有所借鉴。关键词区域卫生规划;政府主导;卫生服务体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规划的目标是构建与相适应,有效、经济、公平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1 ]。天津市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不仅工作扎实、效果显著,也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制定与实施 ,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天津市分别于1993年和1998年在全市l8个区、县进行了2次“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存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失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相对偏低;城市各级医疗服务机构的职能错位,三级的医院布局亟待调整; 预防保健体系不完善,农村卫生相对薄弱;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管理机制、资源配置、制度安排、医疗保障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卫生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应该以区域覆盖、科学布局、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为原则,进行系统整合与统筹规划。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天津市确定了城市两层医疗服务网络的规划方向和发展两头、调整中间的区域卫生规划思路,形成了天津市卫生资源调整方案[2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区域卫生规划的落实。1998年12月,成立了以主管卫生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市计委、卫生局、财政局和有关委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领导小组”,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指挥,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卫生部门具体实施的工作模式。 1999年5月,市政府组成专门班子开展“构建符合天津城市地位与功能要求的卫生体系”的调研工作。这次调研立足天津市卫生现状,面向跨世纪发展,进行了广泛调查,收集了大量详实数据。调查结束后,组织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广泛听取意见,提出了构建与天津城市定位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建设我国北方医疗中心的目标、任务、对策和措施,形成了天津市近50 年来规模空前的卫生资源调整的基本思路。 2001年3月,市委、市政府领导专门听取了关于卫生资源调整的汇报,针对天津卫生资源布局存在的三大缺陷——散、低、偏状况,再次强调要彻底改变卫生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提出卫生发展要和全市“三五八十”的工作目标同步协调发展。 2001年5月,《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总体方案(草案)》、《天津市区域卫生规划配置标准(草案)》通过了由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计委
区域卫生规划对天津卫生发展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