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doc小学四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一、 课程任务
通过安全教育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和现代安全隐 患的危害性,掌握最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帮助学生理解当今社会出现的危害 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 教学形式与课时
以备课教案为指导材料,以增强学生互动为重点;积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并通过图像展示和课堂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安全知识的深刻 度,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6个学时,每周3节。
(注:本课程另加1个后备课时)
第一课时
防雷电与防地震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了解防雷电安全的重要性;
2、 在学习交流中树立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和安全防 范能力;
3、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防雷电常识;
教学过程
一、 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 讲述《上帝会救我》的故事。
2、 教师提问:通过这个故事,在自身安全受威胁时,同学们该怎么做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3、 教师总结:
要乐意接受他人的帮助
自己要积极寻找出路(时间:10分钟)
二、 夏季防雷安全知识
1、 揭示雷州的命名,引出防雷课题(板书:雷电无情,我小心)
2、 室内防雷安全:
立即关闭电视、电脑,注意千万不要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因为雷电 一旦击中电视的天线,雷电就会沿着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生安全。
尽可能的关闭各类家用电器,拔掉一切电源插头,以防雷电从电源线 入侵,造成火灾或人员触电伤亡。
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道,不要在电灯下 站立。尽量不要使用电话、手机,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线入侵,造成危险。
关好门窗。打雷时,不要开窗户、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广东省球 雷活动比较频繁,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一般关闭门窗可以预防 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
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不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是因为万一建筑物被雷直击时,巨大的雷 电流将沿着建筑物的外墙、供水管道流入地下,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 浴者遭雷击伤亡。同时也不要去触摸水管、煤气管道等金属管道。
3、 室外防雷安全:
最好就近进入避雷装置良好的建筑物内,这是最安全的。千万不要进 入庄稼地的小棚房,小草棚,因为在那里避雷雨很容易遭受雷击。
要远离高烟囱、铁塔、电线杆等物体,否则是很危险的。
打雷下雨时,注意不要打金属骨架雨伞,或者扛举长形物体;不要骑 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可以躲进有金属车身的汽车内,一旦汽车被雷击中,金属 会将电流导入地下。
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不宜躲在大树底下。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大树流入地下向四周扩散时, 会在不同的地方产生不同的电压,在两脚之间产生跨步电压。
不宜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4、 防雷安全大抉择(游戏)
游戏题目:假设一个雷雨天,雷声轰隆,你现在站在空旷的野外,现 在有两个距离相同的避雷地方:一个是铁屋;另一个是简陋的木屋。你会选择 哪个地方避雷?
学生选择(共有三种不同场景)
教师分析:选择铁屋的最安全,不过不能靠近铁壁,否则很危险;选 择木屋的并不是很安全,你可能因为木屋被雷劈倒而受伤;不选择的同学最危 险。
三、本课小结:
第二课时
游泳与防震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游泳和防震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2、 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基本方法,了解溺水抢救和地震自救 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1、 游泳安全注意事项,游泳运动中的自我保护常识;
2、 地震前兆现象和震中救护;
教学设计:
一、游泳安全与溺水抢救
1、提出问题引出新课
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游泳安全和溺水抢救方面的基本 常识。
2、 组织讨论游泳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游泳要结伴而行,最好与懂水性的人一起游泳,不要单独游泳。(单独 游泳没意思,不安全)水性不善者预先准备救生圈。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在游泳场游泳安全点。不要在不知深浅、水下地 形复杂的河或池塘游泳,不要在非跳水区跳水;不要在有钉螺的池塘游泳(易 传染血吸虫病)。
入水前先做准备运动,预防游泳时抽筋。
控制游泳时间和运动量,防止体力不支而出危险。
游泳后,应用自来水冲洗全身。
3、 怎样抢救溺水者[学生分组讨论,组长发言,老师归纳]:(插入笑话: 《我喝不下去》)
发现有人溺水 大声呼喊救命,迅速赶到岸边 若附近有救生圈、
竹竿、木板,赶快抛给溺水者——如溺水者离岸较远,如自己又不懂水性(不 作无谓牺牲),继续呼唤他人 如自己熟悉水性,自信有能力救人,则马
上下水救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59 KB
  • 时间2021-08-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