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以情感人
从艺数十年来,我曾在秦腔舞台上演出过几十本(折)戏,塑造过诸多的古现代妇女形象,获得了较好的演出效果,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同时也使我深受感动的就是秦腔折子戏《苏三起解》。
《苏三起解》的故事在民间家喻户晓。多年来感动了无数观众,亦唱红了许多名家。因此,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潜心琢磨人物,研究唱词,分析剧情,尽自己最大努力塑造好这个人物形象。
我在研究分析剧本时发现,在这四十多分钟的折子戏里,对苏三与崇公道两个人物的刻画实质上完成了一个从对立到统一,从敌对到认亲的过程,反差、跌宕形成了独特的戏剧冲突。而整个关系转变的核心是一个情字。苏三作为一个烟花女子,崇公道蔑视她;苏三有投毒害命之嫌,崇公道敌视她;苏三身为一个被解押的囚犯,崇公道歧视她。那么,要完成这个关系的突变,就要求苏三的扮演者以情动人,因情而演,因情而唱,用一片真情去化解崇公道对她的敌对之情。
虽然我的嗓音天赋条件较好胆这并不等于说我就能演唱好剧中的唱段。它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演唱技巧和功力,更需要把握分寸唱出人物的内在感情。在表演中,我力求准确把握人物的苦难身世和性格特征,注意在唱腔中处理好
“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叙事是向崇公道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抒情则是真实展现苏三虽为烟花妓女,卖身却不卖志的品格。她与民间良家妇女一样都有一颗纯洁、善良之心。卖身青楼是中人奸计,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王景龙的恩爱则充分展现了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质朴之情。
在演唱中,我力求将行腔旋律音韵处理得抑扬得当层层递进。并掌握积蓄情绪。最激昂的情绪必须进发在戏的最高潮,当我唱道:“冒风雪看公子心碎肠断,我二人抱头哭恨地怨天。赠公子百两银暂济饱暖,望公子步青云立志把丹桂攀。送公子登鹏程他难把奴舍,挥剪刀断青丝捧夫面前,青丝带身边,见发如见苏三,盼郎折丹桂,盼郎锦衣还……”这段核心唱词,既有叙事又有抒情,活脱脱地刻画出苏三忠于爱情,热爱生活的纯朴感情,我似乎也被苏三的真情所感染,尽量处理得声声带泪,字字含情,戏为情而演唱为情所发,以声带情,以情助声,声至情到,声情并茂,每演至此,观众便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这四十多分钟的戏里,苏三的唱词竟有一百多句,并不亚于某些本戏主角的唱词。我有意识地将整个唱词按照剧情的推进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回忆与王景龙初识并相爱的过程,这虽以叙事为主,但注意刻画作为一个少女的苏三追求爱情的眷眷情怀;二是皮氏设计沈彦林毙死,苏三含冤入狱的过程。在这里,苏三的脉脉含情,对初恋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坚贞之
重在以情感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