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 1
混凝土质量通病常见形式 1
产生的原因分析 1
3人为因素方面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2
成立现场指挥体系,明确质量责任 2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2
完善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 3
人员培训制度和合同有关质量条款履约 3
4材料管理 3
对材料的进场采取严格的检验制度 3
材料堆放、标识管理 4
材料使用过程控制 4
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4
现场施工控制 5
规范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 5
5施工工艺因素的防治 5
模板操作 5
钢筋操作 6
混凝土拌合、运输 6
混凝土浇注操作 7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7
加强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管理 8
冬季、高温、雨期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9
6混凝土质量通病细部预防及处理措施 9
9
9
10
10
10
10
10
、离析: 11
12
,硬化缓慢 12
12
13
15
15
15
、竖直度超标 15
15
,有歪斜 16
合江长江公路大桥
混凝土质虽通病预防及处理措施
1工程概况
混凝土浇注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承台、系梁、横梁、盖梁、墩身浇注;
桩基的混凝土浇注;
预制T梁的混凝土浇注;
大体积混凝土浇注等。
2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
混凝土质量通病常见形式
对于我部负责的混凝土浇注形式,对可能产生的混凝土质量通病分析有:
混凝土麻面、蜂窝、孔洞、露筋、缺棱掉角、施工缝夹层、错台、坍落度 损失快和损失大;混凝土泌水、离析;钢筋锈蚀;混凝土凝结时间长,硬化缓 慢;裂纹和裂缝超限;渗漏水;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大;钢筋布设偏差超标;混 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大;桥梁立柱轴线偏位、竖直度超标;色差大;轮廓线不 顺滑,有歪斜等。
产生的原因分析
人为因素
管理制度不完善
质量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质量责任划分未覆盖到所有施工内容;部 分关键工序质量责任人未落实;质量责任奖惩不落实;试验检测及管理工作不 规范,设计及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
人本身素质不满足
部分参建人员缺乏培训,质量责任意识薄弱;人员数量、资质、职称不满 足工程需要;主要管理、技术人员不能保持相对稳定。
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不完善
对质量隐患或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到位;整改结果不够明确,未 附相应证明资料;出现质量事故未及时按规定报告和处理。
原材料因素
原材料对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原材料的进场、保存和使用如不能按照规 定进行,将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
施工工艺因素
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如未按照规范或者施工方案进行控制,将会提高混凝土 质量通病的产生的概率。
如钢筋锈蚀,施工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确,振捣和养护不规范,预应力 张拉龄期控制不严,孔道压浆不实。
机械设备因素
使用的机械不满足工程需要,或者不满足相关质量规定。如张拉设备未按 要求标定;使用物资设备不满足规范要求,如使用棋板不稳固、脱棋剂使用较
3人为因素方面造成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
针对混凝土质量通病人为因素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成立现场指挥体系,明确质量责任
在每个分项工程的作业过程中,专门成立现场指挥保障体系。
例如在锚体施工中,可成立锚体施工现场指挥保障体系
总指挥负责锚体施工全面工作,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工作的全面落实,下设 多个专业职能工作小组。
拟设的职能小组:棋板作业组、混凝土作业组、钢筋作业组、钢结构作业 组、预应力张拉作业组、测量监控组、技术保障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 混凝土温控组。各组在总指挥领导下协同工作。
针对现场指挥保障体系中的人员分工,明确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落实到 每个小组,每个具体负责人。
小组的划分和具体工程的施工内容有关,保证覆盖分项工程中所有的施工 内容。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照常规混凝土施工增加混凝土温控组,由温控小 组指导和实施混凝土的温控。
严格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采取“三级交底”方式进行,首先由工程技术部,对施工的 技术主管和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工班长)进行交底,然后由参与施工的负责人, 向一线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