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铁粳7号水稻品种防止惊纹米产生的生产对策.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铁粳7号水稻品种防止惊纹米产生的生产对策
  【摘要】铁粳7号是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中熟常规水稻品种,具有高抗病、抗逆性强、高产、米质优良的特性。曾创造我市水田单产历史记录,2002年至2003年辽宁省中熟组区域试验十个试验点平均单产居参试品种首位,2007年被选入国家超级稻主推品种,但由于遗传因素的制约以及农艺措施方面的原因,该品种在个别年份出现明显的惊纹断米现象,导致销售难农民不愿意种,种植面积逐年萎缩。为延长优秀水稻品种的使用寿命促进我市水稻生产健康发展,结合生长实践提出克服或减轻铁粳7号产生惊纹断米现象的农艺措施。
  【关键词】铁粳7号;防止惊纹米;措施
  
  铁粳7号是由辽宁省铁岭市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秀品种,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3天,与对照秋光相当。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丰产性,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蒸煮时有清香味,该品种2007年通过审定。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区域广,在吉林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都有种植。但在推广应用的短短几年中,就是因为有的年份该品种特别容易产生惊纹米,导致稻米外观品质差不受欢迎而遭农民逐渐弃用,在辽北地区播种面积每况愈下,几乎到了淘汰的边缘,令人惋惜。
  水稻所谓的惊纹米又称裂纹米或暴腰米,是在水稻完熟末期或在干燥过程中,由于急剧干燥或吸湿,造成糙米表面和中心部的水分差而产生的。惊纹米的多少对稻米品质影响极大,导致米粒破碎,影响稻米正常销售。水稻惊纹米产生的原因主要与遗传有关,也与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措施和外界自然条件有关。产生原因主要有:
  一、排灌不合理
  在水稻成熟末期,稻田早期停灌,排水过早,惊纹米明显增加。稻田早期排水后遇晴朗天气,水稻植株及籽粒水分急剧下降,当水分降至20%以下时,稻谷里湿外干易形成惊纹米。水稻受冻害后干旱少雨也易形成惊纹米。
  二、自然条件
  水稻收获后自然干燥过程中,稻谷水分由20%降至18%时,稻谷惊纹米明显增加,稻谷水分由18%降至16%时,惊纹米增加最多。如果降雨降雪,导致田间干湿交替,惊纹米增加会更快。当水分降至16%以下时,惊纹米减少,但水分不稳定时,还会产生惊纹米。
  三、收获方法
  码跺的水稻比不码跺的水稻惊纹率低10%左右,成熟度较好的水稻惊纹率比成熟度差的高;机械收获的水稻惊纹率比人工收获的高;晚熟品种惊纹率比早熟品种高。
  四、气候条件
  稻谷在干燥过程中,由于风量过大,时间过长,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产生惊纹米,使稻谷品质下降。干燥后储存湿度过高同样会出现惊纹米。
  五、机械调整不当
  过了收获适期的稻谷干燥较好时,站秆遇雨亦能产生惊纹米;收获过晚惊纹米明显增加;机械收获不当(滚筒转速过高等)也会产生惊纹米。
  铁粳7号是铁岭市农科院于1994年经有性杂交选育的中熟、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并于2004年11月审定命名。自参加省区域试验以来,由于连续两年产量排在省区试中熟组首位,抗病性鉴定表现为抗至高抗,因此曾引起育种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更引起广大农民对该品种的兴趣。这也是我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个列为国家

铁粳7号水稻品种防止惊纹米产生的生产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