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辅导教案.docx材料作文审题辅导(三)
——寓言漫画类
一、寓言类材料作文审题
1、 寓言的含义及特点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 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 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 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2、 寓言类材料的审题
(1) 把握整体寓意
具体操作时需要精读材料,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语句(一般来说,记叙类的找出议论抒 情性的句子,议论类的找出观点句),明确材料主旨(寓意)
(2) 多角度思考
充分挖掘材料内涵,找出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找出每个陈述对象的在事件中所产生的结 果。由果及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正面提出中心论点。
例1: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 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 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瞄了青蛙 一眼:“当然!井底之蛙! ”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 底层做起吗? ”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 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事件的结果是:
1、教授结果是被青蛙反驳得哑口无言。2、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3、动物们反驳教授。 提取有关哲学家行为动作的关键词:空洞的理论任何必须当然井底之蛙。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角度,并确定写作中心,教授被驳得哑口无言是因为:
(1) 理论与实践脱离。得出: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2) 具体问题不能具体分析。得出: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说话过于绝对。得出:学会全面分析问题或说话不能过于绝对
同理,我们分析描写青蛙的关键词:就向教授发问所有的建筑都必须反击正因为 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青蛙把教授给驳倒了是 因为:(1)勇于质疑(2)敢于挑战权威。
这样也用同样的方法总结出动物们反驳教授的原因:教授只信自己,小看他人。得出: 要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也是材料的主旨句“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2、
蝴蝶和蜻蜓忙着游玩和捉虫子,撞到蛛网上去了。它们挣扎很久,被蛛网越捆越紧,再 也动弹不得。蝴蝶叹气说:“都怪讨厌的风,使我无法看清蛛网。”蜻蜓说:“都怪那眩目的 阳光,使我无法看清蛛网。”蜘蛛却说:“我这里的食物,都是自己送上来的。你们也一样, 因此,要怪只能怪自己。”
以上是一则寓言。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类似于蝴蝶与蜻蜓的经历?我们又是怎么认 识的?蜘蛛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以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 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 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 可是它的身了太轻,爪了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 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了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了甲说:“用铲了 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 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 果没有除掉,一年以后再来此相会。”一年以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有来。但他的弟 子们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要求:在整体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名虔诚的佛教徒遇到了难事,便去庙里求拜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 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样,丝毫不差。
“你是观音吗?”
“是疽'那个人回答道。
“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材料作文审题辅导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