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一)政治的含义
:(1)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解释。
:(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的活动是科学、是艺术;(2)政治的定义;(3)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的;(4)马克思主义判断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的标准。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政治现象。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国家是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重点。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六个领域)。
:划分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标准和意义。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交叉而产生的边缘学科。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五)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历史演变
:(1)儒家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2)法家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3)道家政治思想的主要观点。
:中国古代政治学说的总体特点。
(六)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1)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著作。(2)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著作。
:(1)古希腊、罗马的伦理政治观;(2)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3)近代的法学政治观;(4)实证主义政治学;(5)行为主义政治学。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分析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
(七)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地位及其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历史上最系统、最全面、最深刻的政治学;(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政治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政治学。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观点,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八)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四种)。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研究方法。
(九)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学习政治学与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内在联系。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一)氏族
:(1)原始社会的婚姻形式;(2)氏族的含义。
:(1)氏族制度的特点;(2)氏族制度解体与国家产生的原因。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内容和后果;(2)家长制家庭的特点;(3)国家产生的三种形式。
:(1)国家是一个历史现象;(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3)国家的作用是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4)国家与氏族的根本区别。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说明剥削阶级国家学说的局限性和虚伪性。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2)契约论;(3)暴力论。
: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理论的局限性。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冒家的定义。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理论,分析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联系与区别。
(五)国家权力
:(1)国家权力的含义,(2)国家“三要素说”;(3)国度的含义。
:(1)国家权力与社会相分离的具体表现;(2)国家权力的特性。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权力的理论,说明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六)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2)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
:(1)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的关系,(2)政治职能与社会职能的特点及其关系。
:对比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国家职能的异同。
(七)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1)国家消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学说的根本区别之一,(2)国家消亡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应有命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消亡的理论,说明资本主义国家不会自行消亡。
(八)国家消亡的条件和方法
政治学概论考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