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从“关公巨像”看城市雕塑审美定位
文 焦兴涛
作为一种通过占有公共空间来呈现视 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关公”符号 城市雕塑的审美与这个城市的“欲望”
觉效果的艺术形式,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 归宿的背后是城市竞争中政绩工程折射出 有关。究竟是雄心勃勃地实行跨越式发展
经历了从重视美化功能到关注公众价值观 的焦虑。从初级的产业竞争升级到历史文 还是循序渐进地稳步发展,城市有着怎样
的变化。可以说,一个城市的历史和地 化层面的“IP”之争,这意味着城市的发展重 的选择便决定了城市雕塑以何种形式观照
理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主题,一个城市的 心发生了转移,文化艺术在城市发展中开 人们的日常生活。好的城市雕塑应当立足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城市雕塑的美 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于城市的集体记忆,将艺术作为载体,有
学和人文品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 其实“巨像”问题不仅是雕塑尺度与环 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布局和创作。
决定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雕塑。我 境之间关系的问题,还涉及美学、心理学、 城市雕塑的审美与这个城市的“定位”
们对城市的期盼和希望毫无例外地投射在 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层面的问题。在东西方 有关,不同发展定位的城市对城市雕塑的
城市雕塑上。 传统观念中,“大”往往与崇高、威严、庄 诉求是不同的。法国思想家列斐伏尔认为
近期,湖北省荆州市的“关公巨像”面 重相关。现代雕塑发展到如今,体现艺术 人是城市的主体,人所主张的城
从 关公巨像 看城市雕塑审美定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