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教案Ⅰ、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简单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和创造背景。 2 、背诵这首诗,赏析并积累名句。(二) 、过程与方法 1 、熟读诗歌,疏通大意。 2 、学生合作赏析,感受诗人情感。 3 、教师引导并做小结,师生互动。(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诗人晚年的生活态度。 2 、感受诗人对田家生活的热爱。Ⅱ、教学重点: 1 、把握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思想内容。Ⅲ、教学难点: 1 、对王维晚年诗歌佛家思想的了解。 2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Ⅳ、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以前学生所学王维的诗歌导入。二、释题( 学生对照注释了解) 作者王维:通过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把王维的介绍交给学生完成,重点让学生知道其诗“诗中有画”的特点。三、朗诵感知 1 、学生自读。 2 、教师有感情的范读。 3 、学生合作对照注释了解诗歌内容。 4 、齐读。四、合作探究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 并说明理由, 教师可适时给以引导。 2 、教师做进一步简单分析。“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 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 正是连雨时节, 天阴地湿, 空气潮润, 静谧的丛林上空, 炊烟缓缓升起来, 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 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 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 幽栖松林之下, 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
语文:《王维诗四首》其一《积雨辋川庄作》教案3(粤教选修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