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建筑解析
随着产业调整,很多废弃的旧厂房被改头换面成娱乐场所、私人工作室、画廊甚至住宅(如北京和上海的一些旧工业厂区就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集中地) ,建筑内涵的改变使这些旧建筑失去了工业建筑的价值,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不是技术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信息化会的今天,技术日新月异,新产品层出不穷,电子行业更是处于领跑者的位置。但建新厂投资大、耗时长,难以跟上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因而,在原有厂房内进行改造就成为节约投资提高效率的方式,这也是工业建筑技术改造的发展方向。
在进行的技术改造工程案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由于生产面积的增加而紧邻原厂房;2) 由于生产线类型更新使原室内布局改变;3) 由于生产性质改变,如增加洁净生产区使原厂房室内装修和平面布局改变;4) 在原建筑预留的面积上增加新设备和用房;5) 业主把多层或高层工业建筑的各层出租给不同的使用者,建筑的性质因其使用要求而改变,如工业建筑转变为民用建筑等。原有建筑的技术改造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主要包括:1) 由于设备增加使楼地面荷载增加,由于电气桥架或暖通管道的增多或增加吊顶,使楼屋面吊挂荷载增加,从而引起结构体系的重新评估;2) 由于建筑使用性质改变,新的平面布局要满足不同的防火规范要求,需要用新方案解决消防疏散的难题;3) 建筑材料及建筑配件的更新(如门、窗、轻质隔墙、吊顶、活动地板等) ,虽然给建筑师更多的选择,但也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节约资金降低造价,给业主带来更大利润;4) 既要使改建厂房的形象与原有厂区的整体环境和相邻建筑相协调,又要使厂区面貌有所改观,使建筑体现企业形象和企业实力。
在以下两个工程中,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从方案到施工图完成了全部设计,从中有很多体会和收获,提出来与大家探讨。
1 技术改造带来防火分区的重新划分
具体的技术改造措施是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 进行设计。首先,在本层中间设纵横两道防火墙,把本层分为4 个防火分区,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2 800m2 (设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的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可达2 000m2 ) ,可设一个安全出口,符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 - 95) 中第6111113 的要求。另外,距中间的纵向防火墙3. 0m处增设一道防火墙,形成一个防火走廊,可以通过它到达中部的疏散楼梯。防火走廊与各防火分区的走廊用甲级防火门连通。并在防火门处再增设一道门,形成防烟“锁”,可以有效阻挡各防火分区的烟气进入防火走廊,使其成为各防火分区中间的一个公共安全区域和出口。这样,就使每个防火分区都有一个防烟疏散楼梯间及通向防火走廊的安全出口。本层设自动喷洒灭火系统,全部走廊设机械排烟设施。原建筑共有4 台消防电梯,满足了本次技术改造的消防电梯的数量要求。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门、空调机房的门采用甲级防火门;磁盘库、信息中心机房采用耐火极限大于3h 的到顶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加强了防火能力。(见图1)
本项目位于已有建筑的第7 层,为了减少由于荷载的增加对结构产生的影响,建筑隔墙尽量采用轻质材料。一般房间的隔墙用轻钢龙骨石膏板墙,走廊的隔墙用双面双层轻钢龙骨石膏板至楼板
工业建筑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