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讲义--闹闹老师一、现金流量表印象关于现金流量表,可以用三句话概括:有用处,有点难,有意思。 1、有用处。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转化为收付实现制基础,解决了企业利润和现金(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假设一个企业实现利润 100 万元,厂长(经理)要动用 20万的资金而帐上没钱,这时财务科长不拿出现金流量表解释其中的原因,那准得挨批。 2、有点难。 98年我参加了几次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请的都是大学教授(南京的、武汉的... ) 讲课,效果并不好,听得我云里雾里。虚心请教几个问题吧,教授也难以回答,说他自己也没实战过。今年会计事务所到我单位进行年报审计,几个注册会计师看起来也对这张表也不太清楚,因为他们以前没考过现金流量表,也没编过现金流量表。可见,这玩艺也难倒了一些专家。 3、有意思。等我把《现金流量表》准则看完多遍,并按理解亲自动手,代总帐会计做完 98年这张年报后,才发现现金流量表充满了哲理,但它既不难,也不深奥,这时回头再看看准则真是简单。可不, 准则和教材只假设一个企业一年只发生44笔经济业务,其实哪个象样的单位一年没有成千上万笔业务? 准则搞不懂,那实战不更完完了?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 一是台账法,不做调整分录。直接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账户进行分析归纳汇总,再套到现金流量表项目上去,这种方法需要在平时做分录时另建一套关于现金流量表的台帐, 年底汇总一下直接填列现金流量表,应该说比较简单,易于掌握,但平时工作量太大,且要进行额外劳动,所以准则不提倡采用。二是工作底稿法和 T型账户法,做调整分录。这是财政部准则和 CPA 教材要求运用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原理一样,只是汇算平衡的方式不一样,所以准则和教材只着重介绍了前一种。对付小型经济业务题,台账法是可行的,方便简洁直观,因为会计分录少,所以工作量也不大。但由于财政部不提倡采用,因而在考试中,会尽量避免出业务题让你编会计分录去套现金流量表项目。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98年考题,是无法编会计分录的,只能根据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编制调整分录,再根据调整分录借贷平衡关系计算出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事实上,一些辅导教材给考生所谓一些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计算公式,其实也就是调整分录的变形。而且这些公式有时考虑的并不周全,在实际运用中也会出错。所以,各位考生在学习现金流量表时,还是按教材所述,去掌握现金流量表的调整分录,而不要去想走什么捷径。只有掌握了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考题,都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其他所谓的技巧,只能对付一些特定的考题。三、工作底稿法讲解掌握工作底稿法,关键在于掌握调整分录。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和合并会计报表抵消分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借贷的对象是会计报表项目而不是会计科目。鉴于此,我对教材 P301 ( 22)笔调整分录存有异议,我认为应该是借: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100 万,而不是教材所述借:长期借款 100 万。同时在 P302 工作底稿中,资产负债表项目应和 P279 资产负债表完全一致,增加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分别反映。 2、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分录,在实务中,应该依靠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会计账簿进行分析
现金流量表讲义--闹闹老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