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
小学《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一、背景。
1、 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 学科:小学科学
3、 课时一课时
4、 学生课前准备
(1) 学生调查家里前一天家里的垃圾情况并填附表一。
(2) 学生初步了解“可回收利用”标志和“不可回收”标志。
(3)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一袋垃圾和分类垃圾桶。
(4) 教师拍摄校园美景和本社区卫生死角。
二、 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 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自觉地保护环境。
2、 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努力完成社会赋予的光荣使命。
3、 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教育方面:
1、 改变学生随意丢弃垃圾,不爱护环境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 了解人类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处理好生活垃圾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深远 影响。
3、 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章《环境和我们》的第四课《分类和回收利用》。本主 题以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保护环境为专题收集材料,内容丰富, 科普知识性强。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迫 性,还使学生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废物充分利用、爱护 环境的好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教学的对象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他们的观察、动手、理解、合作、表 达能力都比较强,这就要求在组织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创设情境和指导 实践活动中。因此在授课时,首先要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垃圾对我们生活和生存环 境的影响。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危机意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
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教学过程以活动形 式贯穿整节课,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垃圾分类实践体验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 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的感官得到训练,在探索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整个活动 过程给学生创造了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的机会,在体验、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综 合能力。通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一“给垃圾进行分类”。这样的安排既发散了学 生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带学生来欣赏我校历届“变废为宝”优秀作 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爱护环境,引导学生发现垃圾经回收利用后价值是非常可 观的,提高学生珍惜资源,减少垃圾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方法
本课所涉及的是环境保护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的危 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使学生体会到社会环保问题严重与紧 迫性,教师设计了关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通过这次学生参与垃圾分 类的实践活动教学,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垃圾分类真实的情况,更意识到社会 环保问题的严峻性,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去了解 事物的方法。在活动中更是对学生的合作、分工的一种考验,在活动中学生的人 际交往能力、文明礼貌的人文素养则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以活动为载体,学生 经历了对家里的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调查、现场“给垃圾进行分类”、欣赏我 校历届“变废为宝”优秀作品等活动,活动中设计了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学 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