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表和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表
春季
日 期
夏季
日 期
秋季
日 期
冬季
日 期
立春
2月3-5日
立夏
5月5-7日
立秋
8月7-9日
立冬
11月7-8日
雨水
2月18-20日
小满
5月20-22日
处暑
8月22-24日
小雪
11月22-23日
惊蛰
3月5-7日
芒种
6月5-7日
白露
9月7-9日
大雪
12月6-8日
春分
3月20-22日
夏至
6月21-22日
秋分
9月22-24日
冬至
12月21-23日
清明
4月4-6日
小暑
7月6-8日
寒露
10月8-9日
小寒
1月5-7日
谷雨
4月19-21日
大暑
7月22日-24日
霜降
10月23-24日
大寒
1月20-21日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
二十四节气表和二十四节气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