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区实验小学校
四年级《脚内侧传球》(水平二)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课教学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方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的“自主体验、创新活动、探究学习、协作动手”为主线。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和练习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乐”。学生的身心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脚内侧传球(踢定位球和地滚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四年级上册体育实践部分第四章《小足球》中的重要内容,是在三年级学习颠球、盘球、小足球游戏的基础上,形成更加完整的传球动作。它是足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小学足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地学习其他技战术的基础。四年级学生对足球基本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基本功较差。足球运动能够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跑、灵敏、协调性等多方面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脚内侧传球由支撑脚站位、踢球腿的摆动和脚触球的部位几个要点组成。
由于小学生还不易形成动作技术概念和没有较长时间的学习指控力,因此本教材的学习安排4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以游戏为主,通过各种的传球游戏,体验脚内侧传球的支撑脚站位,怎么样传准球,为第二课时踢固定球,一对一传球学习做准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水平二)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乐于表现,富于想象,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高,喜欢自我尝试探索。他们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浓厚,喜欢玩耍,但对足球的各种规范动作学习兴趣度不够,从而影响足球正确技能的形成。由于学生整体下肢力量不足,经常出现踢球时动作不准确,稳定性差等问题。所以本课采用启发、引导、尝试、实践、游戏和比赛等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愉悦中学练,达到“悦动创生”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脚内侧传球支持脚站位和触球部位,体验用脚内侧传球的乐趣;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动作概念。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比赛中做到脚内侧传球支撑脚的正确站位,
准确的找到击球部位;70%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到正确的支撑脚站位,准确的找到击球部位,发展学生协调性、柔韧性。
情感目标:通过启发,自学,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体验成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支撑脚站位,大腿外展向前摆动。
难点:脚内侧触球中后部。
六、教法、学法
教法:激趣导入法、尝试体验法、观察法、讲解示范法、比赛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尝试练习
七、教学预计
四年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以及男女差异,本次课女生可能存在兴趣较低,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动作。通过教师的语言激励、学生游戏参与以及优秀女学生的动作展示来带动这部分学生,使他们能够达到本次课的目标。
八、运动负荷:
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30次/分,练习密度为48%左右。
九、场地器材:
足球场,小足球40个 小球门4个 教学挂图4副 标志盘一叠
罗江区实验小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