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羊趣、羊故事[训练].docx羊年、羊趣、羊故事
辞旧迎新别骏马
欢天喜地纳全羊
首先值此羊年到来之际,祝朋友们:
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吉星高照,财源滚滚!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阖家欢乐,幸福平安! 羊年、羊趣、羊故事:
吉祥的羊年欢蹦跳跃地向我们走来,卩羊卩羊地叫着向我 们走来。“羊”字代表吉祥。这在中国人的祖先造字时就 把“羊”和“祥”紧紧地连在一起了。羊的形象历来是可 爱的、温顺的。羊是人类的忠实朋友,是人类的亲密伙 伴。在世界文明史中,在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中,在人 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关羊的趣闻趣事不胜枚举,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吧!这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呢。
一、中外斗羊驯羊风情——游戏中的羊
玩游戏既轻松又有意思。读者朋友请跟我一起去领略 一番古今中外的斗羊驯羊风情吧。
斗羊比赛在突尼斯是极受人们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 已有1 0 0 0多年的历史。如今,突尼斯人民利用斗羊比 赛发展旅游业,招揽外国游客。1 9 7 5年突尼斯专门成 立了斗羊全国联合会,制定出一套比赛规则,使这项活动 正规化。
黄河故道民俗——斗羊。斗羊比赛,在我国相传始于 三国时代。一次曹操被袁绍打败,退兵曹州(今荷泽)。 一日,曹操忽见两羊相抵,非常威风。他精神为之一振, 马上计上心来:何不借观抵羊以振军威?于是,便召集部 下观赏抵羊表演,果然鼓舞了士气,军威大振。曹操趁机 反戈一击,打败了袁绍。从此,这里便兴起了斗羊之风。 这种民俗风情流传于苏鲁豫皖交界处黄河故道地区,且多 在庙会和赶集时举行。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地方成立 了斗羊协会,使其成为一项有组织、有规则的传统文化娱 乐活动。
还是让我们欣赏一下斗羊的热烈场面吧!
斗羊开始,只听得一阵悠扬的丝竹音乐,伴着黄河故 道特有的喷呐声,两只卷毛卷角的雄性大绵羊出列。你 看,它们那副悠闲的表情,像散步一般走到一起,彼此挠 毛、接吻,甚是亲密,看不出一点武斗的架式。一会儿, 随着音乐节奏的逐步加快,并伴以紧锣密鼓,一派武将即 将登场的气氛油然而生。两只决斗的绵羊眼圈渐渐红了, 彼此用角互蹭,口中还“咙咙”作响。待角蹭频乱,只听 裁判员一声哨令,两家主人便把羊拉开约5 0米距离。这 时音乐骤然而停,只听"当”的一声响,主人用力一拍, 两羊如两道银光闪过,似拳击名将混战一起,难舍难分, 黄土四起,观众雀跃,蔚为壮观。如此反复,大约要斗几 个回合,方能决出雌雄。
二、玩味文学——汉语成语中的羊
成语是中国人的独创。大人读了更成熟,孩子读了增 知识。
1、羊肠鸟道。形容狭窄而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这个成语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火龙明鸟 道,铁骑绕羊肠”。也作羊肠小道。《老残游记》第八 回:“这路虽非羊肠小道,然忽而上高,忽而下低,石头 路径,冰雪一冻,异常的滑。”邓拓《陈仓道上》:“原 来的山道现在还看得见,那真可以说是羊肠小道啊!”
2、 羊狠狼贪。原指为人做事凶狠贪婪,一味争权夺 利。后多比喻贪官污吏凶狠地剥削压迫人民。这一成语来 源于《史记•项羽本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 疆不可使者,皆斩之”。唐代的韩愈在《郛州溪堂诗并 序》中有:“孰为邦蠡,节根之螟;羊狠狼贪,以口覆 城。”
3、 羊毛出在羊身上。比喻一切花销开支,归根到底 都出在别人身上,用不着自己掏腰包。《官场现形记》第 二十七回:“又念:'凡事总要大化小,小化无。羊毛出 在羊身上,等姓贾的再出两个,把这事平平安安过去,不 就结了吗。'”《八十一梦•第八梦》:"一支平常的口 红,你们可以敲阔人几十块钱的竹杠,阔人也没有为了你 们这样敲竹杠痒上一痒,可想他们也是羊毛出在羊身
±o ”
4、 羊质虎皮。本来是羊,却披上虎皮。原指羊披上 虎皮,但怯弱的本性并无改变。汉代的扬雄在《法言•吾 子》中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 之虎矣。”后用以比喻外强中干或徒有虚名。《后汉 书•刘焉传论》:“所谓羊质虎皮,见豺则恐。”清代梁 章柜《归田琐记・高雨农序》:“羊质而虎皮,但见其可 狎,不见其可畏。”清代郑珍《巢经巢诗钞•卷七・论诗 示诸生时代者将至》:“李、杜与王、孟,才分各有似, 羊质而虎皮,虽巧肖仍伪。从来立言人,绝非随俗士。” 也作羊质虎形。《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三回:“看似新机 勃发,政局昌明,其实是徒袭皮毛,未得精髓,羊质虎 形,济什么事? ”
5、 虎入羊群。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者冲入弱者中 间,任意施威。《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孔融望见太史 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另有, 羊入虎群。比喻弱者落入强者或好人落入坏人手中。《聊 斋志异•邵九娘》:“窃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
6、 亡羊补牢。羊丢了,赶紧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 错后要及时补救。《战国策・楚
羊年、羊趣、羊故事[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