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doc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的急救对策以及优质护理措施 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 8月我院收治80例颅脑外伤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 者,实验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 接受优质护理方案,完成治疗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 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总 满意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优质护理方案秉承 以人为本理念,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患者心理及日 常生活的全方位护理,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 临床应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救;护理;优质护理方案
颅脑外伤是指在外部环境暴力因素间接或者直接施加于患者头部所 造成的损伤,在临床创伤性疾病中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1]。随着交通 事故发生率不断升高,该病逐渐为临床所关注。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进展较 快,且多为危重,因而及时有效的医护措施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具有积 极的临床意义[2]。基于此,本文对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 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
颅脑外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7〜54岁, 平均年龄(±)岁。本次入选者均排除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心 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器质性病变。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 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相近,基 线均衡而具有可比性。
,具体包括降低颅内压以及营养神 经;及时对颅内存在血肿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患者若存在通气障碍则行 气管切开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在治疗期间对 患者临床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实验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 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在急性期多存在组织坏死、出血以及水肿等临 床病理表现,因而在此阶段,医护工作应以患者生命体征维护为中心,患 者一旦出现血压低、脉搏弱等情况应积极考虑内脏损伤因素,并给予细致 检查和排除;患者若意识不清或处于昏迷状态,首先应确保其呼吸道顺畅 无阻,并对其脑病迹象以及瞳孔变化情况予以严密观察,若存在瞳孔散大 (一侧)、对光反射消失、针尖样缩小且伴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应警惕其 发生脑病。②在患者意识恢复期,临床护理工作应围绕患者意识的恢复来 开展,患者越早恢复意识,则提示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预后更佳。在 此期间应提供患者身体所需的肠外营养,定时为患者翻身、擦拭以及按摩 等;患者若高热不退,则可用棉球蘸酒精或者红花酒对其全身擦拭;患者 若恢复意识且能够自主呼吸,临床则应根据其是否存在咳嗽反射以及吞咽 动作将气管插管及时拔除,避免岀现感染,此外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应 注意事项;提倡患者自主进食,促进其机体功能和意识的逐步恢复。③待 患者意识初步恢复,且具备初步的自主活动能力时,临床护理工作应注重 训练患者肢体及语言功能。一般来说,在伤后3~6个月时患者各项生理
机能恢复速度最快,所以应在此期间开展针对性训练,促进其恢复自主活 动意识,由

探讨颅脑外伤的急救措施与优质护理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85 KB
  • 时间2021-08-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