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1.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1.doc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教学内容 1
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 1
第一章 商 品 2
第二章交换过程 4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4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4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 5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6
第八章工作日 6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6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7
第H■章协作 7
第十二章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7
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 8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9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10
第十七章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10
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11
第二十一章简单再生产 11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2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3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 1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8
教学目的与要求
《资本论》选读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主要阐述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 法、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周转理 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利润理论、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地租理论等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原来学习《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 《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工资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 循环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利润理论、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地租理论等 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加以应用。培育学生扎实的理论 功底和科学的理论涵养。为其他专业课程和应用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 础,以适应新世纪“宽口径,原基础、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分析和阐 述《资本论》中的基本理论。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入手,重点介绍马 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二重性学说。在此基础上阐述剩余价值理论、工资理 论、积累理论、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使学生在逐个理解基 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并运用马克 思《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启发学生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 设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等具体现实问题进行思考与 研究,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水 平和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
第一版序言
通过第一版序言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以 及政治经济的阶级性。《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 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本论》的任务和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的 经济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资本论》中所描绘的资本家和地主,所 涉及到的人,“只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代表,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 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但是,人们的这种经济地位,他们所代表的生产关系, 不是自然的永恒的,而是历史的、发展变化的。
第二版跋
通过第二版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资本论》的方法就是辩证法。但马克思 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具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 的基础上,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辩证法是革命 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保守的。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对客观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否定的理解,对每一种 既成的形式都必须从不断的运动中,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本篇揭示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弄 清商品和货币的基本属性、本质及其运动规律,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弟—早 冏 nn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这里研 究的商品是从抽象形态上进行的。这一章分析了商品的内在矛盾和各个方面的客 观规定性,揭示了商品的实质。
商品人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这一节分析商品的两个因素,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中 心是分析价值实体和价值量。分析的方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矛盾双方,最 后综合。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这一节分析商品的两因素是怎样形成的。商品的两因素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两重性。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人类劳动的两个方面。这一节的分析,仍然是先提出问题, 然后分析矛盾的双方,最后再综合。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这一节研究的对象是价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