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经济犯罪的防范与打击.doc浅析当前经济犯罪的防范与打击
[内容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社会经济安全的许 多新情况' 新问题,公安经侦部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提出 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 犯罪案件的打击防范工作,既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课 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本文就经济犯罪的 打击和防范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犯罪打击防范现状对策
经济犯罪现象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而公安经侦部门 作为打击经济犯罪行为的正规军却是我国公安队伍中最为 年轻的警种。1997年刑法典颁布之后,公安经侦作为一个独 立的侦查部门才在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陆续建立起来,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在短短的几年间经侦队伍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侦部门也破获了一大批影响大、社会危害性严重的经济案 件,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秩序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 的快速增长引发了社会经济安全的许多新情况' 新问题,对 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少数侦
查人员对此束手无策,存在案件“不好办”的畏难情绪,“不 敢办”的恐慌心理和“不想办”的消极态度。有的在侦查中 “求稳怕错”,运用强制措施不果断,结案速度缓慢,既贻 误了战机,又容易受外来干扰。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市 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防范工作,既是一个具有 战略意义的理论课题,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面临的挑战
经济犯罪案件的打击和防范任务加重。一是市场经济条 件下,经济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剧,犯罪案件整体呈现出高发 态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 结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急剧变化,伴生了许多负 面效应,造成少数人私欲恶性膨胀,为满足私欲铤而走险, 大肆进行经济犯罪活动。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旧的经济 体制不断被打破,而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又是一个渐 进的过程,经济进行机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尚不健全, 配套的法律制度也不完备,经济管理中的缝隙和漏洞大量存 在,经济领域中秩序混乱' 有失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使犯 罪分子有机可乘。扩大开放,也为国外' 境外犯罪分子入境 提供了条件和机会。因此,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犯 罪案件的数量会不断上升。二是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种 类增多。修改后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把绝大多数经 济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职责赋予公安机关。据统计,需要公
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达77种。
(二)公安机关经侦队伍的素质尚待提高。一是侦查人员 的经济专业知识有待加强。由于种种原因,公安机关的侦查 人员大多只接受过常规法律知识和侦查技能的培训,缺乏掌 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所必需的会计'经济'外贸'工商管理' 经济法等专业知识,搜集和分析证明经济犯罪所需的证据和 信息的能力较差,造成案件侦查工作总体上跟不上犯罪变化, 不能适应打击经济犯罪的实际需要。二是侦查人员的法律素 质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与市场经济 有关的法律、法规更替发展速度很快。同时,经济犯罪往往 与经济纠纷交织在一起,情况复杂,定性困难。这就要求侦 查人员必须不断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相关的法学理论,提高 自身的法律水平。但侦查队伍中存在的安于现状,不专心学 习和钻研法律知识,凭经验办事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不 仅影响侦查人员法律素质的提高,而且往往因此造成案件侦 办工作的人为失误。三是必须重视不断提高侦查人员的政治 素质。少数侦查人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缺乏努力做好经济 犯罪案件侦查工作光荣感、责任感,不能正确掌握法律和政 策,并严格依法办案。
(三)
法律滞后对正确办案有一定制约作用。司法解释工作滞
后,远远不能满足现实斗争的需要。由于相应的司法解释未 能及时跟进,使构成犯罪所必需情节的认定缺乏标准,这不 仅使公安机关认定犯罪难,而且造成公' 检' 法三家对经济 犯罪案件的分歧不断,并难以形成统一认识。女口:最近关于 职务侵占犯罪主体的认定条件我市公' 检' 法三家尚未有统 一的认识,使经侦部门在办理该类案件困难重重。
(四)
经济犯罪案件的取证工作存在许多实际困难。一是受害 单位或受害人隐案不报或者报案不及时,延误了公安机关侦 查破案的有利时机,经济犯罪案件的受害人发现被犯罪行为 侵害后,单纯从挽回其经济损失出发,很少及时向公安机关 告发。同时,有的经济犯罪案件中受害单位负责人常有收取 “好处费”'“回扣”等商业受贿行为,这些企业害怕报案后 “拔起萝卜带出泥”,自己的犯罪行为因此暴露,而对侵害
浅析当前经济犯罪的防范与打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