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收益分配管理
本章主要内容:
认识股利
股利政策选择
股票股利与股票分割
股票回购
股利理论
财务管理基础
1
第一节 认识股利
一、收益分配的含义与原则
(一)含义与构成
定义:收益分配是指企业对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所带来的利益总额在企业内外各利益主体之间分割的过程。
构成:
广义:企业收入的分配
狭义:税后利润的分配
2
(二)收益分配遵循的基本原则
1.遵章守纪、依法分配原则(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遵循国家的财经法规,按程序、按比例进行利润分配
2.积累与分配并重原则(着眼于处理企业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关系,累积优先,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3.利益兼顾、合理分配原则(着眼于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
兼顾投资者、经营者、生产者(职工)利益,保全投资者资本,保障劳动者权益,保证经营者积极性
4.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着眼于处理投资者利益关系)
根据投资主体的投资份额进行收益的分配
3
二、收益分配的内容与形式
(一)收益分配的内容
息税前利润是企业收益分配的主要对象。包括税前、税中和税后利润分配三大基本内容。
1.税前利润分配
是指对税息前的利润分配,包括债务资本利息的支付和利润总额的计算两个主要内容;
2.税中利润分配
就是对利润总额的分配,企业所得税计交与税后利润的计算是其基本构成内容;
3.税后利润分配
是对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它包括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盈余公积的提留和股利的分配等内容。
(二)收益分配形式
收益分配形式是收益分配政策的具体体现。基本形式有:
国家——税收
债权人——利息
投资者——股利
经营者和生产者——劳动报酬与分成
4
三、公司收益分配顺序及股利的种类
(一)公司收益分配顺序
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按规定调整后,依法缴纳所得税,然后依照以下顺序进行税后分配:
;
该亏损为税前利润未弥补完的亏损(企业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用下一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不完的,可以在5年内延续弥补。若5年内企业的亏损仍未弥补完,不得再用税前利润弥补,应用税后利润弥补)。
;
;
。
(二)股份公司股利的种类
1.现金股利:企业最常见、最主要、最易被投资者接受的股利形式;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未指明用途的留存收益;二是要有足够的现金。
2.股票股利:以增发新股支付股利(基本形式)。
3.财产股利:以现金以外的资产支付的股利;
4.负债股利:公司以负债形式支付的股利。如以应付票据或发行债券支付股利。
5
现金股利分配前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与股东权益
现金(元) 150 000
其他资产 (元) 850 000
合计 1 000 000
普通股股数(股) 100 000
每股市价(元) 10
负债 0
股东权益 1 000 000
合计 1 000 000
资产
负债与股东权益
现金(元) 50 000
其他资产 (元) 850 000
合计 900 000
普通股股数(股) 100 000
每股市价(元) 9
(900 000/100 000)
负债 0
股东权益 900 000
合计 900 000
现金股利分配后资产负债表
6
[例1]某企业2006~2012年度的盈亏情况如下表所示。请分析该企业亏损弥补的正确方法,计算2012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及可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单位:万元)
【解析】该企业2006年度亏损12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申请用2007~2011年5年的盈利弥补。虽然该企业在2007年度也发生了亏损,但仍应计算在内.因此,2006年度的亏损实际上是用2008~2011年度的盈利110万元来弥补。当2011年度终了后,2006年度的亏损弥补期限已经结束,剩余的10万元亏损不能再用以后年度的盈利弥补。 2007年度的亏损额5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申请用2008~2012年5年的盈利弥补。由于2008~2011年度的盈利已用于弥补2006年度的亏损,因此,2007年度的亏损只能用2012年度的盈利
第九章 收益分配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