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秸秆焚烧的调查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农民于农作物收割后在田地里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销毁,节省了许多的人力和财力,但产生了大量浓烟,对大气环境、交通运行、消防安全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根据市局调研通知要求,牡丹区农机局高度重视,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乡村、深入群众,召开乡镇干部、农机农业技术人员、村民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全面了解情况,认真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研究探讨切实可行的禁烧措施及合理化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秸秆焚烧情况
今年,牡丹区小麦种植面积107万亩,产出秸秆约45万吨,秸秆还田率达到99%。秋季玉米种植面积97万亩,产出秸秆约68万吨,秸秆还田面积89万亩,6万亩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调查,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秸秆被焚烧。
二、焚烧原因
1、农民担心影响到播种播效果、出苗率,搂到地头烧掉。由于农作物收获完毕,农民就得进行下一季的农作物播种,秸秆还田后,短期内秸秆仍未腐烂,影响了农作物的发芽,降低了农作物的出苗率,导致产量上不去。
2、农民家做饭要么用煤球,要么是电磁炉,要么是煤气灶,烧大锅的户很少了,秸秆不再是做饭必备的燃料。如将秸秆收集起来,大量秸秆无法存放,而且聚集起来对农民也毫无用处。
3、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部分农民家的农田较多,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如将秸秆聚集,耗时耗力,花费很大人力物力。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秸秆回收价格太低,甚至不要钱也没人要。
4、有些农民误认为焚烧后的秸秆有利于土壤结构的松软,能作为富含钾肥的草木灰肥料,杀死病虫害、以肥沃土地。其实不然,焚烧秸秆反而会破坏土地结构, 对土壤中的生物产生极大的杀伤力,影响农业种植和收益。
5、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三夏、三秋农忙季节,老百姓急于整地、播种的农民,为图省事,仍然我行我素,任意焚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
6、农民饲养牲畜的减少以前农村每家每户都数量不等的饲养着猪、牛、羊等牲畜,有些农作物的秸秆是这些牲畜的食料;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且许多混合料、预制料的推广和使用,较多农户已经不再饲养或大大减少饲养这些牲畜了,其作为饲料的作用基本消失。
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低。秸秆的用途很多,目前秸秆使用过剩,但运送和处理的成本较高,科技转化实施起来运行成本较高。
三、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环境,让全社会都关心秸秆禁烧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宣传秸秆禁烧舆论氛围。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农机、环保、农业、公安及消防等多部门联动强化宣传,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焚烧秸秆不仅浪费了大量可利用资源,而且对大气环境造成了资源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容易引起火灾给群众造成财产损失,也容易引发大雾造成交通事故。
2、加强领导,逐级落实工作责任。各级政府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由政法委、公安、财政、交通、环保、农机、农业、林业、农机、城管、监察、广播、公路、消防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秸秆禁烧和小麦秸秆还田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建立健全区
有关秸秆焚烧的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