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概述
复习思考题
一、关键概念
金融直接融资间接融资
二、问答题
?
?
?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关键概念
金融:是用以概括货币银行或货币信用及以此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作为媒介体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关系、货币关系等经济关系。
间接融资:间接金融是指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媒介体来进行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二、问答题
:金融涉及到货币、信用和银行三个范畴,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金融活动的整体。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经济实体,是主要经营存款、放款和结算等业务、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具体地说,货币和货币资金的收付、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与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应概括为:当代金融体系运行规律、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关系。
:金融体系是国民经济体系内围绕资金融通、由相关要素有机构成的子系统。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除金融工具、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外,还包括金融制度。
第二章货币、信用及利息
复习思考题
一、关键概念
货币制度、信用、银行信用、利息、基准利率、无限法偿、劣币驱逐良币
二、问答题
?
?
?
?
三、计算题
,利率为6%,贷款期为3年,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将利率上浮30%执行,按单利计算3年该企业应付多少利息?
,5年偿还期,年息4元。在债券发行后第4年初(即剩余偿还期为2年)时买入,价格为96元。试计算该债券的名义收益率、即期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四、思考分析题
000元的债券,年债息额为500元,期限10年。在持有了2年之后,需要变现,但在证券市场上只卖了 9 800元。试用所学的信用工具特征的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你认为应如何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五、材料分析题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
六、案例分析题
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一)案例资料
在我国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以我国的上市公司为例,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2004年中期,%%。就是说,整体上,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重有所增加,长期负债比重有所降低。而从流动负债的构成来看,%%,%%,即商业信用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二)回答问题
分析案例资料,请回答为什么商业信用会超过银行信用成为主要的短期资金来源。
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关键概念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信用:信用是以偿还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
利息:利息是让渡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无限法偿:所谓无限法偿,就是国家法律规定本位币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收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或提出其他要求,否则被视为违法。
劣币驱逐良币:又称为“格雷欣法则”,是指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固定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
金融学清华大学出版社金融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