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课:“捉迷藏”
一、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①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②能创意添加适合的景物。
2、教学过程和方法:①在记忆中,感受生活的情趣,体会童年的快乐。②在联想中,感受创作思路。③在欣赏与创作活动中、掌握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感受生活的情趣。②体会童年的快乐。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能设计一个“捉迷藏”的柱体玩具。
2、难点:如何巧妙构思“捉”与“藏”的画面构成与纸立体玩具造型的整体设计。
3、兴趣点:①玩““捉迷藏”的游戏。②制作“捉迷藏”玩具。
4、观察点:①“捉迷藏”玩具的造型。②“捉迷藏”场景设计。③“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
三、课前准备和课时:
1、1课时、2、让学生收集纸盒和各种彩色纸。3、准备制作工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
引入
讲授新课
课题:(“捉迷藏”)
1.、激发玩“捉迷藏”游戏的情境,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
(1)课间,我们玩过“捉迷藏”游戏,谁能说说自己担任的是“捉”还是“藏”的角色?当时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能做做“捉”与“藏”的动作吗?引导学生观察动态的难点。
(2)、一联想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
①环境。这是一个集体游戏,游戏的地方应该是个可以躲藏的地方,如森林、公园、家里、学校。
②一“捉”与“藏”的人物精神、动态、激发画面表现的思路。
问题:请问担任“捉”角色的同学,当你睁眼一看,十秒钟前还在一起的伙伴,一下子不见了,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时,你是怎样想的?(害怕?还是想一想怎样找)能做做“捉”的动作吗?
问题:担任“藏”角色的同学,为了不被同学找到,躲到安全的地方藏起来时,你心里是怎样想?做一做“藏”的动作,说说“藏”的环境。
2、欣赏“学生作品”
问题:①你喜欢哪一个玩具?为什么?
问题:②比一比,哪个人物描绘得最生动?
问题:③比一比;哪一个造型最美?
问题:④比一比,哪一个玩具最有创意?
3、设计与创作:
外形设计,场景设计,描绘人物动态。
4、展示与评价:(自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创意的造型:②有趣的场景:③生动的动态。
1、学生活动:我能行
2知识与技能:
①能设计一个柱壮“捉迷藏”玩具:
②能在玩具上添加适当的立体景物。
3、过程与方法:
积极参与“记忆、联想、欣赏、设计
17课:“捉迷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