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画家画一画》教案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欣赏画家的作品,理解画面的形式美,节奏美,艺术美。
学习画家作品中色彩,黑白关系的处理方法。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肯定自我。
教学重点:
模仿画家作品进行美术再创作表现。
教学难点:
在感受画家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地联想与创造。
教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的作品《 构成A 》。
师: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位画家的作品吗?
生:蒙德里安 或 回答“不知道”
师:这是荷兰的大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 构成A 》,蒙德里安,是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其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观察这幅作品,看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他的作品的?看谁能来说说自己的观点?
(生举手)
师:很好,请这位同学来说说,有请。
师补充小结:嗯,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这里我来补充一下:这幅作品色彩简洁、鲜艳,以线条分割和色块来组成画面,形式感很强,给人一种无限想象空间。
课件展示几幅与蒙德里安的作品相关的设计作品
师:接下来,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片,是否发现这两幅图片和蒙德里安的作品《构成A》很类似?
生:是的。
师:嗯,这两幅设计作品正是模仿了蒙德里安的作品形式,设计制作出来的。
那么今天我们当当小画家,学习画家的作品,《改改画家的画》,
(导出课题《模仿画家画一画》,屏幕展示课题并板书。)
同学们请翻开课本第三单元第10课,先自己浏览一下课本内容。
二:教授新课
欣赏与分析
1、马克的《猴》与学生模仿作品
师:同学们,喜欢这幅画吗?
生:喜欢。
师:那就观察一下,并同桌之间讨论一下,这个作品有什么样的画面特点?给你什么感受?
(课件展示这两个问题于屏幕)
师:同学们,谁找出来了?来分享一下。
生:举手!
师:很好,你来分析一下。
生A:……
师:很不错,但是呢,我觉得还不够充分,谁能来补充一下吗?
生:举手!
师: XX同学肯定是有新发现了。
生B:……【师提示生:1造型、动态上怎么样?(生动) 2色彩上用了大红和绿色对比又是怎么样?(对比强烈) 3色彩上很强烈,画面的山又在似与不似之间,是一幅表现性的画面,那说明画面怎么?(形式感强)】
师:很好,掌声谢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补充,(或 :不错,掌声鼓励这位同学的勇气。)这幅作品有:①造型生动 ②色彩强烈 ③画面形式感强 这三个特点。
(课件展示学生模仿创作马克的作品《猴》的图片于屏幕)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学生的模仿作品,看看这幅模仿画和画家马克的作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能最先发现?
生:踊跃举手!
师:嗯,同学都非常积极,我很高兴,就请这位同学来说说吧。
生:相同的有:…… 不同的有……。
师小结:不错,小画家正是学习了大画家的猴子的造型和画面色彩,但蓝色的小猴和芭蕉叶以及装饰性的背景却是小画家的丰富想象和创造,对不对?
生:对!
2、顾闳(hong)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局部《吹笛女》与张广的《秋夜》
师:小画家在临摹外国画家的作品时很有想象力和创意,那小画家在临摹国内画家的作品时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比较这两幅画,说说
《模仿画家画一画》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