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吟唱与歌曲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并结合诗中的意向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2、通过歌曲《游子吟》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就应体贴父母、孝敬长辈。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导入教学。
1、看图,猜一猜这两个人的关系,他们在干什么?
2、在伴奏音乐中模仿妈妈缝衣动作,感受一下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3、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4、读古诗《游子吟》
(1)师诵读,生倾听。
(2)交流: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3)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游子吟》
三、感受与体验
1、师: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
3、学唱歌谱
(1)听老师唱谱
师:这首歌曲优美抒情,旋律功不可没,我们一起来看看旋律。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歌曲?(二拍子)请同学们看着歌谱,边打拍边听老师唱,听一听,哪一个音老师唱得很特别?
(2)介绍波音记号
师:这个老师唱得很特别的音上面有个可爱的小记号,它叫“上波音记号”,唱的时候要像小波浪一样往上走再回来。(师示范,生学习。)
师:我们可以用这个手势来帮助自己唱好“上波音记号”。(师示范)
(3)师带生唱一唱有波音记号的乐句。
(4)生跟随老师唱谱,两小节换一次气,打着拍子。
(5)生跟琴唱谱。
4、学唱歌曲。
(1)生跟着范唱张口默唱,自学歌曲。
(2)生跟琴演唱,错误处及时纠正。
(3)生再次跟琴完整唱。
(4)指导学生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
(5)生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6)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穿针、引线”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
1、师:同学们,孟郊通过母
《游子吟》[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