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年级:初三
班级:()班
人数:40
学科:
数学
课题:全等与相似
教时:
1课时
执教者:
王绍美
日期:2017/7/12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研究探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解决简单的问题,逐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制定依据:
本节课先通过特殊的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比为1)的边角边判定条件的研究,从而科学大胆地提出猜想,使学生经历两个三角形相似条件的探索过程,然后对猜想做进一步的推广,为了确保猜想的正确性,再运用已有知识加以论证、说明,最后对探索到的数学知识有加以运用。充分体现了课标的过程教学,也完美展示了数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前准备:
1、课件、教案
2、教具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分钟
一、回顾
1、出示手中的两张同样大小的三角形纸片,和两张不同大小但是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请同学们说出两张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比较、回答
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对比,引出下文
2、总结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引出相似比的概念(板书)
25分钟
二、学生交流、研究、探索、猜想
1、引导提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法则有哪些?(学生回答,板书)那你觉得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法则呢?为什么?怎么证明?
2、适时引导点拨,不断鼓励各抒己见。
3、对“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及“有两边对应成比例,及这两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讲解,其余的可以让学生自由猜想,并要求课下去完成证明过程。
学生回答、
交流、探索、研讨,各抒己见
这一环节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也是对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力的检测。教师倾听,注意利用交流动态中的“资源生成”,及时予以点拨、推进。
10分钟
三、情景演练
,
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
1、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
初三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